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
02
我校在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
03
我校丰台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喜迎第一批新主人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1-08-1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刘玢妤 袁 芳

中国交通报头条:薪火相传 续写交通工程梦

邵春福(右一)与学生交流研讨。

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团队。

36位团队成员,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50余项;获授权专利百余项,撰写出版高水平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

作为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熠熠发光的精英;合为团体,他们如滚滚向前的洪流,势不可挡。北京交通大学这个团队,不简单。

2000年,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团队(简称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通过引育结合的形式建设,如今发展成为由14名教授、16名副教授、6名讲师组成的强大队伍。强强联手,筑牢交通工程的堡垒;薪火相传,传承交通人的初心。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董春娇教授和傅少川教授获得了“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成绩突出个人”称号,成果出自于“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基础理论研究”专题研究,而担负这项重任的主力军之一,就是邵春福带领的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

让出行路通向幸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事。国家如此重视交通,我们必须做好,必须得做好!”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负责人邵春福教授强调了两遍“做好”。

为更好地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组织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简称《规划纲要》)专题研究,共设12个专题。其中“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基础理论研究”专题研究交由邵春福负责,由北京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共同完成。

“所谓十年磨一剑,其实这一研究早在许久前就已经开始了。”邵春福介绍说,他们经过反复探索和钻研,完成了《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基础理论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研究了综合立体交通网与经济社会及国土空间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融合交通节点和走廊布局、客货一般费用函数、多方式超级枢纽网络以及综合客货流分配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法与客货流分析模型等。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几张标注密集的中国地图——从只有红色线条为主的现状客运密度图和货运密度图,到被黑色、黄色、蓝色线条密布和红色圆圈标记的未来客运需求分布图和货运需求分布图,一张张地图背后,“藏”着这个团队一年以来的科学规划和精准计算。

如何让人流和物流在这张地图中畅通无阻,让国家的经济动脉更强健?

邵春福说:“从过去到现在,我国‘大交通’的发展并不够‘融合’。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构建交通枢纽‘超级网络’,把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种交通方式联起来,动态实现‘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铁则铁’,让交通运输发展从‘物理反应’走向‘化学反应’。”

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他们的研究就是为了便利民众出行,让出行路通向幸福。

根据《规划纲要》,我国将打造包括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架网和“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邵春福解释道:“换句话说,就是到2035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都市区,通勤将会更加便捷和高效。”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的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研究总报告及其他相关专题,为研究成果实践及综合交通空间规划的基础理论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并获得交通运输部的认可。

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政要贵宾车辆27分钟全部疏散,16万多名观众2小时内全部离场,这无论放在13年前还是当下,都堪称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由邵春福带领的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

早在2003年年末,邵春福接到制定国家体育场车辆疏散方案的任务。预计7000辆机动车集中抵离、16万人观礼……对于首次举办奥运会的中国而言,如此体量的交通复杂程度和组织难度可想而知。

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迎难而上。在邵春福的带领下,他们结合国内交通实际,运用先进的交通仿真技术,进行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车流和观众的人流疏散研究。2004年,在经过数次数据核实和仿真后,调整了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疏散方案及疏散时间——政要车辆疏散需要26分钟。

“我们拿出十几个方案,但有人质疑‘纸上谈兵’,毕竟那时候大家对交通流仿真技术的信任度和接纳度还不高。”邵春福胸有成竹地说,“我当时很有信心,我相信数据不会骗人。”

4年后的答案,有力证实了邵春福制定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交通流仿真技术的准确和可靠。

时光飞逝,还有不到200天时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举办。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又承接了新的任务。他们将根据人群的出行偏好和出行需求以及应急预案管理信息,预测客流的出行特征和客流状况。届时,或许观赛人员手持一张票,就可以实现场馆群和城市群之间多种交通方式的自由换乘,而且新的设想还在不断涌现。

开枝散叶 躬身入局

在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的36位成员中,有32位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大多是复合型人才。从邵春福,到闫学东、姚恩建,再到董春娇,老、中、青传帮带,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迈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交通人的初心把我们凝聚在这里。”董春娇坚定地说。

回忆起自己在北京交大读书的日子,董春娇坦言是导师邵春福的“大爱”坚定了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决心。“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生毫无保留,对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倾囊相助。”如今自己站在讲台上,她才更加深刻地领悟了老师的“大爱”。

“急切地盼望学生们快速成长,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羽翼丰满,才能加速交通运输事业的腾飞。”董春娇感叹,“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比如所有学生除了主修本专业外,还须辅修第二专业,这样未来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实践的需求。”

多年来,北京交大交通工程专业的基本课程始终未变。每届学生都必须去城市街头修炼基本功——“数车”,计算固定时间段内道路断面的汽车数量、汽车流速等,不少学生“数车”后直呼眩晕。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学生都要知道最基本的‘交通调查’怎么做,如何获得一手资料。”邵春福说,“交通尤其是务实的行业,交通人要做实事,躬身入局,不要做了高学历的指挥官,却忘记了脚下的泥土。”

今年,北京交大将迎来建校125周年。像邵春福、闫学东、姚恩建、董春娇一样负责敬业的教师们,为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的教学能力背书,更为交通运输事业培养出一大批坚挺的后备力量。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已成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交通工程专业也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

谈及团队未来的“开枝散叶”,邵春福流露出一丝担忧:“目前全国约有150所学校开设了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如果平均每个学校招收100人,一年才培养1.5万人,对于这个交通大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缺口依旧很大。”他希望国家能够更加重视交通工程人才的培养。

从1982年进入交通运输领域至今近40年的光阴,邵春福见证了北京交大交通工程团队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奔腾时代。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