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北京交大开通疫情防控专题网站
0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
03
学校召开纪念建党99周年党员代表座谈会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0-06-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徐倩

学习强国:“云毕业”里的大学精神

6月28日,复旦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在线上举行,校长许宁生通过网络向毕业生表示祝贺。王玥 摄

西北师范大学在黄河游轮以及黄河兰州段两岸启动了以“扬帆追梦正当时”为主题的毕业季系列活动。高文博 摄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泌尿外科刘修恒教授(左)为博士毕业生沈昊(右)举行了简易的“拨穗礼”。单艺伟 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举行“异曲同工”2020年现代农业装备巡展,为毕业生送上最后一堂专业实践课。刘涛 摄

从云课堂、云科研到云应聘、云答辩,再到陆续开展的云毕业,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寒假前说的“下学期再见”变成了再也无法实现的诺言。但作为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拐点,毕业典礼依旧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最后一课”。

虽然没有了以往现场拨穗、演讲和抛帽,但各高校依然通过各种形式,弥补远程离别的珍重与关怀。或秀科技,或秀温情,或秀创意……“云毕业典礼”上,各高校各显神通为青春送上一次别样离情。

科技开花让“云毕业”天涯变咫尺

今年毕业季,各个高校通过“新科技”链接祝福和嘱托,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几年前还略显陌生的概念,已成为当下耳熟能详的时髦词。尤其是当前的年青一代,更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同步成长。疫情虽然隔断了师生彼此当面道别,但成长在“云科技”里的“95后”们,却是线上互动最先试水,也是最快适应的一个群体。

升国旗、奏唱国歌、迎校旗后,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带领现场全体师生起立脱帽,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6月20日,武汉大学2020届毕业生在雨中接受了洗礼,660名毕业生代表身着礼服、雨衣,接受恩师拨穗,和母校告别。毕业典礼现场与5G直播同步进行,让未能到现场的学生感到一丝欣慰。

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典礼现场,两个身着硕士服、头戴学位帽的机器人轮流移动到校长面前,机器人头部位置的一块显示屏对应着每个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校长将机器人头顶学位帽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并将毕业证颁发到机器人手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通过手机程序即可在“掌中”体验完成整个毕业典礼过程。只需要进入互动程序,选择证书并比画出对应手势,校长就会在手机屏幕上出现为拍摄者拨穗,还可将这一刻作为视频保存。

每年毕业季,拍毕业照都是高校毕业生告别校园不可缺的环节。为弥补毕业生不能回校拍毕业照的遗憾,江西农业大学上线了“AI云毕业照”尝鲜版,只要上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在手机上生成一张属于自己的毕业照。除了“单人尝鲜版”,他们还推出了“班级合影”模式,毕业班全班同学只要输入学号,根据AI图像识别和人脸融合,就能自动生成全班同学班级合影。

除此之外,渤海大学为4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定制了专属的云毕业照,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一款主打线上合影功能的微信小程序圆了毕业生合拍毕业照的心愿,中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高校学生利用手绘、PS等技术,为毕业生设计了一套“云毕业照”。

科技让“云毕业”天涯变咫尺。拉近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是未来即将浓缩在“云端”的前奏和序曲。未来已来,而刚刚走出校门的他们,注定将在这一场变革中,成为滔天翻涌的巨浪。

各显神通让远程离别不留遗憾

无论是哪种形式,高校各显神通的背后,是为了让毕业生在这场特殊的毕业季里不留遗憾。

尽管疫情阻挡了毕业前的相聚狂欢,但是各高校仍竭尽所能以最温暖的形式,为毕业生提供了暖心、贴心、走心的系列服务,与毕业生温情道别,力求让毕业生充分体会到母校的深情关爱。

今年毕业季西北师范大学在黄河游轮以及黄河兰州段两岸启动了以“扬帆追梦正当时”为主题的毕业季特别活动,被称为“史上最豪华的毕业盛典”。该校师生代表将完成游轮小型节目表演、教师寄语、云合唱、毕业生对母校说等环节的录制和后期包装,在毕业典礼当天,以网络互动的形式,感谢恩师,惜别同窗。

为了不让毕业生留有遗憾,很多高校为“最后一课”做足了暖心护航。有的结合专业特色,如华中农业大学用农机装备为毕业生巡礼;有的做出郑重承诺,弥补缺席遗憾,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划在学校60周年校庆前,到全国各地校友会为缺席学校毕业典礼的毕业生们拨穗授位;有的则开出长期支票,如武汉大学承诺未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可以在未来三年内申请到校参加一次毕业典礼。

离情与温情交织。“当四年来一直教育关心爱护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全体起立,用长时间的掌声目送我们离场时,我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尹菲感动地说。当毕业典礼闭幕曲响起,该校领导、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和与会教师全体起立,用持久不息的掌声,欢送他们离开会场,开启新的征程。

“请拨穗人将代表学业成熟的流苏从毕业生的右侧拨到左侧,完成这一光荣时刻!请拥抱你的父母家人,感谢他们人生路上的养育之恩。”屏幕这端,校长宣读拨穗流程,屏幕那端,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拨穗仪式。为了弥补学生不能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遗憾,哈尔滨工程大学授予了父母为毕业生拨穗的权利。

创意无限让青春的拐点暖意融融

“花式送别”,折射的是一所高校对临别学子的关爱,更是对新起点的祝福。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季少了很多仪式感,不少毕业生无法再回来好好感受校园。”烟台大学数学院辅导员张昊介绍说,“鉴于毕业生内心存有遗憾,我们便征集了毕业生的心愿单,发现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参加今年的毕业典礼感到难过,所以我们才做了这份特殊的礼物——标注永久时效的电子‘毕业典礼邀请函’,意味着这届毕业生可以参加以后任何一届毕业典礼。”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利为运载学部本科毕业生送上特殊“毕业礼物”。从6月1日开始创作为333名毕业生和1位辅导员绘制速写肖像,用334个人物速写组成的这幅长卷来弥补不能拍摄毕业合影的遗憾。

广西医科大学建校以来不同年代使用过的校徽,这些校徽从造型、字样及名称,全面涵盖了学校建校85年的发展历史。在校徽纪念盒上,还印刷着一个二维码,毕业生用手机扫码就能随时观看学校领导录制的毕业寄语祝福视频。而这份精致的纪念品,全体毕业生人人都有,是学校弥补学生们没有毕业典礼的一份心意。

湖南科技学院理学院毕业生陈鑫到学院领取毕业证时,收到了辅导员杜俊杰送给他的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在毕业生离校前夕,杜俊杰为全院240名毕业生每人精心准备了毕业礼物,其中包括精心制作的信封、一封写给240名毕业生的信、一张合影、一个院徽。手写毕业信在一定程度上让毕业生看到了来自母校的关注与关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毕业生不能回校的遗憾,让师生之情穿越云端,成为一个永远的温暖纪念。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为2020年春季硕博毕业生制作了带有该校LOGO的学位服,总计1604套,并将1510套满载母校浓情的学位服,邮寄到不能回学校的毕业生手中。“在2020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学校陪着我们走过了艰难,见证了历史,没有遗憾,只有感动。”毕业生黄永恒说。

“毕业即始业”,一个是开始,一个是结束,事实上任何人、任何一个学业都没有完结的时候。无论是举办“云上典礼”,还是费尽心思开展“花式送别”,背后折射的是一所高校对临别学子的关爱,更是对新起点的祝福。


“最后一课”上的大学精神

毕业季是一个浪漫而忧伤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只能通过“云毕业”的方式接受学校的最后一课,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学校长们的毕业致辞折射出“最后一课”上的大学精神。或期待,或不舍,或嘱咐,或关怀……2020年,我们撷取部分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听听那一段话,点亮青春临别前的新航程。

关键词:守住初心

想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并不容易,困难、诱惑、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都可能让人犹疑、迷茫和摇摆。决定选择的是内心的价值标尺,而擦亮这把标尺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初心是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坚守初心就是坚守职责。无论作出怎样的人生选择,肩上的职责永远不舍,肩负的使命必须达成。(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作为传媒人,希望你们谨言慎行,不要随心所欲,更不要人云亦云。要好好丈量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记住,一夜爆红多半是过眼云烟,守住初心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廖祥忠)

关键词:磨砺自我

如何战胜困难,实现明天的成功?今天,想结合过去近200天这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体会,那就是:学会用行动战胜困难,做好人生的“行动派”。面对困难,能够做到及时行动、协同行动、创新行动和可持续行动,在困难中磨砺自我,在挑战中愈挫愈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生命,既有生物学的定义,也有社会学的意义;既是有限的,也是永恒的;既是个体的,也是联通的;既有长度,也有深度,更有高度。不同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的理解,都在以不同方式诠释自己的生命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疫情,面对逆境,大家要学会勇敢地与之斗争,学会坚苦自立,学会在磨砺中绽放生命的光彩,绽放出夏花般绚烂的光彩。(扬州大学校长 焦新安)

关键词:创新思维

主动拥抱变局就是抓住机遇、主动创新。希望毕业生永远秉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变局之下人人都会有困惑和迷茫,现实生活中的冲击正是激发创新灵感的摇篮,谁先迈出创新的一步,谁就能走在时代的潮头。(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王稼琼)

在这样一个变化与创新的时代,希望同学们站高望远,准确把握形势,及时发现机遇,知变应变谋变善变;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加强学习、提升本领,不但要及时更新知识,更要及时更新观念;要发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精神,强化创新思维,参与创新实践,以自己的专业所学回馈社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元元)

关键词:雄心壮志

志向的高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会当凌绝顶”后方可“一览众山小”,眼望星辰大海,才会直挂云帆、笑傲人生。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愿风华正茂的你们,把凌云壮志融入新时代的澎湃洪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建功立业、奉献青春。(青岛农业大学校长 宋希云)

我们相信这场疫情的战斗必将胜利,就像相信春天从不会缺席;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就像相信曙光一定会到来;我们相信奔涌的后浪一定能汇聚成汪洋大海,推动中国这艘大船在时代的潮流中乘风破浪。借用《后浪》里一句话:“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江南大学校长 陈卫)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