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自查自改专项工作部
02
华东交通大学一行莅临我校调研座谈
03
学校党校顺利举行第78期党课发展对象班结业考试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0-11-17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毅

北京晚报头条:北京的早市越来越有温度

马家堡早市 市民在挑选西红柿

小关市场 藏身在公园内

  “您尝一口(苹果),不甜不要钱!”“来了您,这是散花(菜花),炒肉最合适。”“这根(黄瓜)不好?换这根。”一大早,北京城刚刚苏醒,龙潭路北侧的龙潭早市就已经喧腾起来,商贩和大爷大妈们热情地聊着。

  正在升级改造的龙潭早市,南门处张贴着一张告示,特意强调——“改善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情怀。龙潭早市未来将更上一层楼,欢迎您来感受生活中的烟火气。”

  随着城市的更新,早市,这种只开半天的特色市集,在北京中心城区,渐渐变得稀罕起来。记者上周调查发现,那些热爱早市的市民,绝不仅仅是为了价格上的优惠,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早市上那种“添一把、换两根、还个价、聊聊天”的感觉。

  龙潭早市:将升级成三层大市场

  市民感受:什么新鲜 挑什么

龙潭早市 正在升级改造

  “这个市场,是从护城河边发展来的,那时候还是露天的临时摊位。大概是2002年吧,搬到了现在这个位置。”老李在龙潭早市卖玉米,甜玉米、黏玉米、花玉米,分成三类,整整齐齐摆成一堆一堆,都是10块钱5根。但顾客如果想搭配着买,也行。

  因为在改造,市场里面有些拥挤,更显得热闹。经常来逛的市民,都知道这个市场早上6点开门,中午1点关门。徐大爷隔三差五从劲松骑车过来,“不远,10分钟就到了,家里缺什么,我就过来买,都能买到。”他打开购物袋,里面是黄瓜、萝卜,还有刚刚收拾干净的鲈鱼。本以为便宜是早市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徐大爷摇摇头,“大多数东西是便宜,但有的比超市还略贵一点。”

  超市,徐大爷也去逛,但对比下来,早市有些独到的地方。“早市,开半天,中午就撤。这些菜,都是当天进来的。”徐大爷早就掌握了规律,新鲜,是他买菜的第一决定因素。

  “还有,可以挑。超市里很多菜是捆好、包好的,你总不能给人拆开吧。”他拿起刚刚买的黄瓜,“我一根一根挑,你看多新鲜。”几乎每样菜都是亲手挑出来的,徐大爷买的菜因此很受家人欢迎。“你看,我每次都多买点儿,儿子下班,顺路到我这儿,也拿点儿走。”

  徐大爷不知道,其实早市的大门在凌晨时分就开启了。做面点的最早,2点钟左右就要进门,开始和面。一个多小时之后,蔬菜水果的商贩也开始卸货。肉类商贩随后接踵而至。最晚到的是卖干货、百货的商贩,但也得赶在6点钟早市开门前,把货品准备好。

  “以后,这里面环境会更好。”老李把玉米归拢齐,介绍起龙潭早市的改造方向,“你看这上面还有两层,听说是要全部改造,再装上电梯。以后三层楼,一层卖肉类水产,一层卖生鲜果蔬,还有一层是美食城。”

  马家堡早市:城区少有的露天市集

  市民感受:已成遛弯儿必逛地点

  南三环外,马家堡中路边的马家堡社区便民早市,是市区内少有的露天市集。夹在一栋栋高大的居民楼之间,这个早市没有正式的门脸,但从一道简易的铁门进入后,天地突然开阔起来。

  这里可以买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不只是瓜果蔬菜、鸡鸭鱼肉,还有五金百货。为了让顾客更直观了解商品信息,很多商贩手写了简易的广告牌。比如“山东水晶富士,保脆保甜”“普罗旺斯(西红柿),本地,沙甜,没硬心”等。

  小马卖冬枣的摊子在早市深处,但不乏老顾客。“我在这儿干了7年了。”小马熟练地抱出一大筐冬枣,倒在台面上,黄绿带着点红的冬枣,滴溜溜滚到正在挑选的顾客手边,“这枣新鲜,天儿再一冷点儿,就全红了。保甜,您尝尝就知道。”

  尝尝,是早市果蔬商贩最常见的营销手段。“尝了可不一定买啊。”“您放心尝,没事,尝了不甜,别买。”这种逗闷子式的聊天,经常发生在小马和他的顾客之间。老侯连续多日都来买枣,他说9块钱一斤的枣,不比超市便宜,但品质上乘,“现在,都不差这一块两块的,值不值的,得看好吃不好吃,好吃就值。”

  和带着目的的老侯不同,姜大爷背着个手,在早市里东瞅瞅、西看看,还没决定买什么。“我遛弯儿,天天来,形成习惯了。”在姜大爷看来,早市已经是一种生活中的陪伴,疫情期间早市闭门,姜大爷立刻就感觉没地儿逛了,有种缺憾。现在,早市又正常开张了,姜大爷很开心地分享逛早市的秘诀:“我跟你说啊,早市11点半关门。10点半过后,来捡漏,最便宜。”

  小关市场:公园里藏着的早市

  市民感受:聊着聊着 就跟小贩成了熟人

  香河园路边的盛福小关市场,也是早市,工作日下午2点半关门,周六日延迟半小时。这个早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藏在公园里面。每天早上,左家庄心连心合唱团的歌声,就是早市的背景音乐。小关早市在周边居民中的知名度很高,甚至有坐公交车从远处赶来的。黄姐就坐了20分钟公交车,专门过来买菜。跟超市比,她最喜欢早市里暗藏的熟人氛围。

  “呦,这个没仔细看,有坑儿。”“没事,来,给您换一个。”黄姐跟小贩换了个光滑的西红柿。常年的买卖交易,她跟早市里很多商贩都熟了,虽然互相叫不上名,但每次都能聊几句。“超市里吧,现在都是自助式服务,有时候,想找个店员都找不到,别说聊天了。”

  黄姐又换了一个摊位买萝卜、找蘑菇,手上挑着、嘴上聊着、脸上带着笑。等钱货两讫,小贩又给塞过来一把香菜,黄姐连连摆手,没收下,“上次给的还没吃完呐。”

  “我知道这几根香菜不值钱,但是人家有这心啊。”黄姐说,添一把、换两根、还个价、聊聊天,似乎很平常,但这种人情味是最让人舒适的地方。

  观察

  商业空间“有温度”很重要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盛强,常年关注北京的各类市集,记者走访的这三个早市,他都多次调研。盛强说了一件小关市场的小事,2018年,这个早市曾经想改造成超市,甚至连收银设备都装备完毕了,但最后由于老顾客们的反对意见而作罢。“早市和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保留了传统市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很多人是很在意这种感觉的。”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开始意识到“有温度”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空间,尤其对老年人,在都市里,他们缺乏这种社交场景。”赖阳认为,社区商业升级,不应该只是有一个生鲜售卖点就够了,而是要形成有温度的商业空间。他介绍,微风市集、华冠市集等,都对传统市集在硬件上做出升级,但又保留市集的特色。

  “即便是发达国家,还是保留着农贸市场的形式。一说西雅图,就知道有派克市场;洛杉矶,有农夫市场。我们北京的社区商业,追求相对明亮、安全、卫生的环境场景,当然是主要趋势。但肯定不会都是以生鲜超市那种形式存在。传统的、摊位式的销售模式,还是重要补充。”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