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
02
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获北京
03
抗疫路上爱相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0-03-12 来源: 作者:李敏 颜吾佴

中国教育报:高校学报如何发挥公器作用

高校学报作为刊登高校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功能不容小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高校学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近期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询检索,对31个省份817所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不含民办)的1235份学报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报,仅20所高校没有学报,占2.4%,10.2%的高校学报数量超过2份。学报内容覆盖我国所有学科门类,说明学报已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展现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

学报作为刊发学术成果的阵地,体现着大学的研究品格和理性精神。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说过,“大学之大,乃求是‘研究’之大。”高校学报作为大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结合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学报的气质、个性及其蕴含、阐释、遵循的伦理道德,彰显着大学精神,体现着办学理念。高校学报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大学师生的思维、取向和追求,因此,应该把高校学报建设放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全局中考量。尽管学报因各高校层次、学科、优势、特色等而不同,但都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本色、学术追求、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优秀的学报能够引导高校学术发展,是高校重要的育人载体。在美国学者纽曼看来,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培育心智的场所。高校学报是学术新声的展示场,鼓励师生进取、钻研和探索。不论是学术“大家”之作,还是学术新秀之文,都必将因其学术价值、思想含量而引领本领域学术探究,促进师生、读者学术思维发展、科研能力提升。

高校学报为“从游”提供一泓学术清泉。高校学报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注重发现发明、创造创新、推演论证、成果结论,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提高、学科发展和思想进步,最终服务于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是师生、读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参考。创建柏林大学的德国哲学家、教育家洪堡认为,应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在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如此说来,高校学报可以用作衔接教学与科研的媒介。如果能充分利用学报,那么教师将多一个培养学生的手段。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1年发表的《大学一解》一文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学生从游于学术殿堂,学报上学术“大家”之作、学术新秀之文同“台”共演,“老凤”“雏凤”共鸣,“小鱼从游”,教学相长,师生、读者的学术思维、科研能力都将借由学术文章的理性滋润而提升。

因此,高校学报要坚持正确导向。高校学报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报,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学报要尊重科学规律,鼓励学术自由和科学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不能把政治问题当成学术问题对待,也不能将学术问题轻易当成政治问题。

高校学报要发扬学术民主,不断提升学术品质。应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进行交流和切磋,只有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高校学报才能成为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创造创新、催生发现发明的“孵化器”。高校学报应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确保争鸣的客观性和学术性,引导学术讨论健康、有序开展;把握好学术讨论的方向,使争鸣在正确的方向上碰撞出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如此,在交流中丰富学术思想,推动学术进步,让学术精神得以彰显。

高校学报应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研究真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有定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高校学报作为学术公器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本文系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课题“校园期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201811]成果)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