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年重点工作
02
我校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服役、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学
03
老师,你带货能力真强!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0-03-02 来源: 作者:袁芳 张华 韩榕 汤嫣

学习强国:周密部署 不负使命——北京交通大学在线教学备战纪实

延期开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育部应对疫情的号角吹响后,让这个假期变得十分特殊,格外忙碌。“如何开展好在线教学”像一份考卷,没有大纲,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是答卷人。

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北京交通大学交上了这样一份答卷。

高度重视,制定明确方案

2月24日,北京交通大学1万余名师生云端集结,开启特殊第一课。学校课程平台、腾讯会议、中国大学MOOC、QQ等多个网络平台运行平稳,课堂流畅,师生们纷纷表示,在线课堂既新奇又令人欣喜,效果远超预期。

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背后,是许多人在努力与时间赛跑。1月26日,大年初二,根据教育部和上级单位的部署,北京交通大学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教育教学应急管理工作组,下设三个教学应急管理群,每个群有明确职能和分工,即刻开始运转。当天教务处第一时间对春季学期开设的1168门本科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类,为做好教学安排提供数据支撑,并制作了两套预案。

这是一次紧急动员,仅春季本科课程就涉及任课教师、选课学生十万余人次。不能让一位同学缺课,更要尽快让任课教师们做好相应准备。

“搞好停课不停学”也是重要“战疫”成果。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王稼琼多次召集教务相关部门、学生处、研究生院、信息化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召开在线教学相关工作专题会。

十来天时间,仅教务处就先后召开了十余次专项会议,先后出台了7个文件,明确学校、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网络教学实施的具体安排,网络教学形式和平台说明,以及技术支持。

2月13日,学校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60门慕课。

2月16日,前四周开课的课程网络教学实施方案顺利出台,仅本科课程就有1644个网络教学课堂,涉及734门课、1023名教师、11898名学生。

针对2020届3750名毕业生,学校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采取远程指导、远程监控、远程检查等组织实施,组织各教学单位制定“一生一案”,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进度不减慢、论文质量不降低。

厚积薄发,体现交大担当

在这个假期,曾经担纲过在线课程有经验积累的教师凸显了优势,也成为了在线教学的带头人。陈后金教授和团队迅速投入在线教学的应对工作中,他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调整了线上课程的开课时间提前开课,并根据要求丰富线上课程的教学资源,带头推出7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们这些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这个假期我们老师首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作了大量修订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尽快适应在线学习,所以在课程中增加了在线作业、单元测验、模块考试、在线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讲好课,让学生有收获,就是在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陈后金说。

多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在线教学的推动工作。自2016年大面积开展建设,目前已经拥有立项建设的慕课资源346门,截止2月28日,在中国大学MOOC上已正式上线运行221门,上线课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为抗击疫情出力,学校再次发挥国家教学名师、一流专业和学科的引领服务作用,立足本校慕课建设资源,服务全国师生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要求,将慕课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2月18日,学校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轨道交通特色系列课程。利用已上线慕课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下,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其中包括21门轨道交通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11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门、道路与铁道工程3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5门;开放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包括3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认真备战,组织实战演练

这个假期,教师发展中心新媒体组组长鄂明成差不多每天要发几百甚至上千条信息,为新接触雨课堂的老师们释疑解惑。将自己这两年在线上平台的使用心得分享给更多老师。

为了让更多老师更好地掌握平台的各类操作技巧,鄂老师不辞辛苦做了大量工作:在教师发展中心和机电学院的组织下,在全校范围内基于雨课堂开设以“雨课堂”为主的直播培训,并建议采用“腾讯会议+雨课堂”为首选直播方案,同时依托该首选方案再次进行直播培训。在微信群中他细致耐心地解答其他老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教师咨询的问题,将其中的重点内容录制4个视频教程发布。在教师发展中心教学促进师的大力支持下,探讨腾讯课堂+雨课堂、企业微信+雨课堂等多种直播课程备选方案,以期能够应对实际直播教学中的各种突发问题。

计算机学院《数据结构》课程组的6位教师在课程负责人王志海老师的带领下,开学前的每天都在研讨合适的线上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徐薇老师积极组织课程SPOC资源,并全力与每一名学生沟通。

针对课程的特点与既有的教学资源,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存在的地域时间差异、网络条件不同等实际,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的原则,课程组确定了目前最佳的网络教学方案——不采用直播教学,而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已有慕课等视频资源进行剪辑整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课程答疑、在微信群中随时解答学生提问、配备章节测试五个环节,以“自学、测试、答疑、再测试”的流程,确保398名选课学生的线上学习既有自主空间、能够涉猎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够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达到预期的课程效果。

多方联动,服务线上教学

组织好在线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在应对疫情,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好此项工作,完全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师以及学生始终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的成果。

教务处处长房海蓉多次在全处的工作群中强调“全体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体党员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重任、强责任,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确保学校本科教学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举全处之力努力做好特殊时期学校本科教学各项工作。”从各项教学方案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效果反馈,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的全体人员精心筹划、反复研讨、不分昼夜,有效推进了各项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研究生院院长朱晓宁带领全校研究生培养战线的老师们1月26日就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天在线,服务师生。他们重新调整了春季学期教学计划,要求“一课一案”教学质量不降低,“一课一群”教学秩序不混乱,“一课一策”教学过程不中断。并积极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术例会制,导师远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特别加强对拟毕业研究生的指导,各位导师与拟毕业研究生的交流指导频次每周不少于2次。

面对线上教学的各种考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智慧教室建设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媒体方向所做的工作积累,依托各个学院的促进师推广各类线上平台的使用,确保在某一平台出现硬件软件故障时有更多备选方案。教师发展中心从筹备、试讲、推广、答疑等各个环节展开了细致的准备,特别是教发中心组织的多次培训以及几乎24小时在线的答疑工作,也为教师们克服平台使用的技术焦虑和应用障碍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支持学校远程教学,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多措并举,确保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平稳高效运行。据网络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卢苇介绍,为支持师生网上教学,校园网取消流量限制,实行包月;改善网络支撑条件,扩充校园网出口带宽4.5G,出口总带宽达24.5G;提升网络教学平台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器性能、增加存储空间;加强网络安全扫描,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同时参与测试评估多个公共教学平台、直播系统,部署测试CDN网络缓存设备,为即将迎来的大规模网上教学做技术储备;对教学平台服务进行24小时监控。

“应该看到在线教学工作不仅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更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抗击疫情这场大考是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北京交通大学将继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和鼓励更多教师做好‘网络主播’、成为在线教学名师。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儿的关键阶段,抗击疫情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持续在强化责任、落细落实、监督检查上下功夫,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不获全胜不轻易收兵,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我们的贡献。”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