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共建北京交通大学
02
高艳一行走访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3
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我校语言学院原创公益MV《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9-07-18 来源:中国人才 作者:

中国人才​ 任尊松:不忘初心人生路

人物简介

任尊松,男,四川南充人,长期从事车辆动力学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科研工作,在轮轨动力学、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等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他所在的“轨道交通装备结构可靠性创新团队”为我国包含高速动车组在内的各类型轨道机车车辆运营安全及“走出去”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次见到任尊松,是在北京交通大学机械楼的咖啡馆,他有着典型的南方男人的特征,眉目清秀,谦和温润,虽然定居北方二十年,仍带着淡淡的乡音。

20余年来执着于铁路研究,他与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实验室科研团队完成了我国全部高速动车组和90%以上提速机车、客车、重载货车及城市轨道车辆的结构可靠性测试、评估和100余次提升,改进提升了两种高速动车组关键结构、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C80 重载货车体等的结构可靠性。在消除多起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为企业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5.8亿元,新增利税12.0亿元。

翻山越岭求学路

任尊松出生于四川南充市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求学不易,任尊松所在村子联合周围几个村庄共建了一所小学,学校只有两个教室且缺少必要的师资,经常出现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开班招生的情况。四、五岁时,任尊松跟着上小学的大哥看书识字,强烈的求知欲让他还未上学就已熟背课本里的大部分诗文。上学后,他每天步行几公里去学校,风雨无阻。

考中学时,虽然可以上县里最好的中学,但是作为一名农村孩子,任尊松不得不放弃这个机会,转向距家最近的15公里外的一所乡镇中学就读。

那时的农村中学虽然说有食堂,但只有一个大蒸炉和三名食堂师傅,学生们把生的粮食装在饭盒里送到食堂蒸熟,课后要从几百个饭盒中找到自己的就着咸菜吃。任尊松利用每月一次的休息日,算好自己当月所需的粮食和酸菜,再背着口粮翻山越岭返回学校。求学之路虽艰辛,他却从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回首这段“苦日子”,任尊松总是面带微笑。生活的艰苦锻造了他的韧性,也早早在他心里埋下了“拼搏”的种子。

1990年,任尊松考上了青岛化工学院。第一次坐上火车,大铁龙带着他翻过更多的山,跨过更多的桥,从四川盆地来到祖国东海岸青岛,近两千公里的路途走了整整两天两夜。漫长而又遥远的路途使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让火车跑得更快。

只争朝夕科研路

1994年,带着火车提速梦想的任尊松考入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师从翟婉明院士,先后完成了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

当时翟婉明教授也是一位年轻学者,他敏锐地发现,客运提速、货运重载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提速、加载会严重加剧机车车辆与线路间的动力作用,带来较常规铁路更为突出的轮轨动态安全问题。如何改造标准并不高的既有线路,实现列车安全提速?这是我国铁路快速发展之初遇到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铁路未曾攻克的难题。所以,他带领自己的学生一头扎进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及工程应用的系统研究。

“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啃最硬的骨头”。任尊松和导师一样,喜欢挑战,并以此为乐。

研究生阶段,任尊松有一张比时下“996”更为严苛的时刻表:7点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后开始学习,晚上11点离开实验室准备休息”,去除吃饭、午休和偶尔锻炼的时间,他每天都保证十几个小时的高效工作和学习状态。

“我本科阶段学的是化工设备与机械,研究生期间改学铁路,就有许多需要弥补的课程和专业知识,而且导师带领我们研究的领域非常前沿,不抓紧每一分钟是学不好、做不到的”。

为尽快熟悉、掌握车辆和轨道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读研究生初期,他一有时间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一段人烟稀少的铁路旁,等待列车通过,观察车辆和轨道结构,感受轮轨振动。

整个研究生期间,任尊松跟随导师开展了相关研究,着重对铁路动力学最薄弱和复杂的道岔进行了研究,除了要构建铁路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还要在铁路现场跟踪测试、布置测点,用数据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为了实现铁路提速的梦想,“不在实验室,就在铁路现场。”这是任尊松和像他一样投身铁路建设的绝大多数学者的写照。

在这期间,他建立了与实际道岔结构一致的道岔空间梁系统动力学模型,开展了车辆-道岔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揭示了轮岔冲击与轮轨走行不连续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己日后在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实验团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矢志不渝报国路

2000年,任尊松加盟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实验室科研团队,这个形成于上世纪80年末期铁道科技起步之初,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铁道科技发展之时的科研团队,经过几代师生的努力,最终将研究重点聚焦在解决铁路提速后出现的机车车辆结构疲劳问题,为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和高铁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2年前后,我国某主型提速车辆转向架出现了严重的可靠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挽救,当时将近半数的提速客车将不能正常运营。

“就像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一样,我们团队的任务是给轨道车辆诊断‘病情’。”任尊松说,通过系统地检测与评估,迅速确定轨道车辆结构是否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如果不能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运行要求,团队将对其进行结构可靠性升级。

在理论研究、试验测试和结构评估等方面,他和团队提出并采用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创建了完善的结构可靠性评价体系,解决了可靠性理论先进合理、车辆结构复杂、载荷多源、运用条件多样、测试环境恶劣等带来的可靠性评价难题,使我国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居国际领先水平。

十余年间,他作为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为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团队内部多方向协同创新,形成高效合理的创新机制,这亦使他受益匪浅。目前,他所在团队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评估与设计团队。谈到团队,任尊松难掩自豪。“团队不仅在科研上紧密协作、相互支持、彼此理解,而且在生活上相互帮助、亲如兄弟。”

“知而后行、知行合一”是任尊松从事科研工作的信条,“我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条铁路线,现在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黄金期,我们也涉足中国每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他坚信,只有通过实地勘探,才能真正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缝隙,让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具备真正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至今,任尊松已经培养出了8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追求科学的内涵,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他培养学生的核心理念。严格的学术例会制度和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感受到他治学严谨、追求精深的科研态度,以及待人宽厚、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

谈到未来的研究方向,他心心念念的仍是中国轨道交通的安全,“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整个车辆系统的载荷测量研究得非常准确,建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攻克它。”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来源:《中国人才》2019第6期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