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8-10-29 来源:南通日报 作者:

南通日报头条: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走进南通,话剧《茅以升》演绎家国情怀 奋斗为桥,铸就共和国脊梁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作为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系列剧目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原创话剧《茅以升》于21日至23日在通连续演出三场一个人、一座桥、一段科技救国的故事……茅以升的爱国情怀以及自主创新、严谨治学的精神,向前来观看的学校师生和科技工作者诠释了何为“科学大师”。

以茅老精神勉励自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茅以升,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

话剧《茅以升》以茅以升先生的真实经历改编,从立志求学、倾情造桥、挥泪炸桥、战后复桥、精勤育人等不同侧面,展示了一个爱国情深、爱徒如子、严谨勤奋又果敢坚毅的科学大师形象。

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亲自参与了刚刚通车89天的钱塘江大桥的炸毁工作。剧中,大桥被炸毁那一刻,茅以升喊出了“不复原桥不丈夫”的铿锵誓言。这一幕把全局推向高潮,收获热烈掌声。

“茅老修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观看演出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学生闫旭娜深受感染,“这种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宽广胸怀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共和国’脊梁。”市田家炳中学学生冯佑辰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以茅以升精神勉励自己,努力学成报效祖国。

敢于突破、自主创新,要一代代传下去

“来南通途经苏通大桥,感慨万千。”茅以升女儿、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在演出结束后的分享会上说,如今看到祖国江河湖海之上,现代化的桥梁比比皆是,倍感欣慰和振奋。

南通是一座有着浓厚“大桥情结”的城市,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先后建成通车,让天堑化为通途。眼下,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将成为中国桥梁史上新的里程碑。

“茅老当年造桥的条件那么简陋,但是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建的钱塘江大桥已经81岁高龄却坚固如初。”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游庆仲此前曾任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长。他回忆,在建桥过程中,经常拿茅以升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团队。

游庆仲说,桥梁可以跨越天堑,桥梁人也要把茅老敢于突破、自主创新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勇于跨越技术的天堑,为桥梁发展提供新的更大的支撑力。

做好今天的工作,是对茅老最好的纪念

得知话剧在通上演的消息,茅以升院士当年的学生、9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专程从上海赶来观看。“认识茅老,是在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当时我读的是土木工程系。”怀着对茅老的崇敬,孙钧听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在他印象中,茅以升为师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而在剧中,茅以升因为一个小步骤的错误给学生打零分的一幕,也将茅以升严谨治学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茅老到了晚年也笔耕不辍,撰写了许多桥梁方面的书籍和科普文章。”剧中,老年茅以升和北大科普杂志师生们交流的一幕,勾起孙钧的回忆。他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学的普及,是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做好这方面工作,就是对茅老最好的纪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