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8-09-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中国科学报》:北京交通大学师生赴泰国、老挝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是我们出国实践调研时穿的团服,上面还清晰地印有我国的版图。”在介绍自己身上的这件T恤衫时,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张琦眼中散发着光芒,脸颊上也浮现出两个酒窝。

这件引人注意的T恤衫除了印有我国版图之外,还写着“青年中国行”几个字。这也是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赴泰国老挝实践团的团服,而张琦正是身穿这件T恤,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异国之旅。

不久前,北交大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团委、对外联络合作处、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共同组织师生14人赴泰国、老挝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先后参访了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中资企业以及泰国铁路局等单位,还观摩了南欧江水电站建设和中老铁路楠科内河特大桥。如今,已回校的实践团成员回想起当时的所见所闻,依然感慨良多。

走近“一带一路”倡议

“对于在校生来说,原来‘一带一路’只是一个名字,现在却能够切身感受到这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倡议,而且已经具体到每一步的实施。”北交大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刘彦青如是说。

刘彦青的一句话概括出了北交大师生此次出国开展社会实践的用意,同时,学生们也不辱使命,没有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

“在老挝调研的时候,我们看到中老铁路楠科内河特大桥正在建设,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中老铁路全线贯通后,能够连通两国,进而带动两国贸易及投资的增长。”张琦表示,正是因为亲眼看到了这项宏伟壮观的工程,才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实力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

除此之外,令实践团成员印象深刻的还有老挝的南欧江水电站,这也是中国在老挝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在建设水电站之前,其实不仅中国一个国家给出了方案,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中国给出的在南欧江一条流域上建立7个水电站的方案,可以说是对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影响最小的方案。”实践团成员、电气学院本科生王希豪感慨道,这是中国智慧以及大国风范的体现,中国将最好的方案和资源给予“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国家。

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说起自豪感,实践团成员、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苗峻玮更为豪迈:“我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苗峻玮解释,他们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的校长、老师进行过座谈。在交谈中,对方流露出特别希望中国在教育方面能与之进行交流和学习。他们还了解到,在东南亚整个片区,华为手机销售量第二。这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只有“走出国门”才能体会得到。

实践团成员、理学院本科生马毅琰回忆起调研时令他难忘的时刻。中老铁路的副总经理是他们的校友,当时带领他们参观了很多企业。在与老学长的一次交流中,不知不觉情到深处,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北交大校歌、歌颂祖国的经典歌曲。也许平时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甚至连校歌的歌词都记不清楚,但是那一刻,他们每个人都在用心地唱,表达着对母校和祖国的感激、热爱之情。

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希望调研经历能够使同学们了解社会、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能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北交大团委书记秦思阳说。

这一趟调研之旅走下来,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也深刻理解了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责任”“中国梦”等好像离他们很远的词汇,将“为祖国发展作贡献”的种子悄悄地埋进了心里。

王希豪说:“在考察了南欧江一级水电站之后,这里也将成为我职业选择中的一个选项,即使不是这里,我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所学专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本科毕业之后,我要继续留在北交大读研,我希望能在‘轨道与控制国家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轨道的跟信号相关的大型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甚至还想攻读博士学位,未来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马毅琰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如果按部就班,马毅琰毕业时是2025年,这让他想到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在国家发展大形势下,我相信对于个人的前途发展也是很有利的,想到这里,就对人生充满了希望”。

                                                                      《中国科学报》(2018-09-25 本报实习生 武悦  第8版 科创)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