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7-10-12 来源:高毅哲 张学军 作者: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我校土建学院团队

10月9日,中国教育报以《京城地铁“守夜人”》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土建学院团队。全文刊载如下:

 

京城地铁“守夜人”

在指导教师肖宏教授(右一)带领下,同学们与地铁工作人员一起观察钢轨表面出现的波磨情况。

出发前,同学们在为夜间上轨准备轨道结构动检传感器以及安全灯、反光背心等。

集合完毕,同学们带着相关仪器设备来到站台一侧,准备进入地铁隧道前往实验点。

借着同伴手中的灯光,一名同学在现场进行传感器的安装及线路连接。

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实验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现场分析。

借助车辆模型,同学们在分析其对轨道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回到学校实验室里,同学们在对前一天夜间前往地铁轨道实验点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在学校轨道工程实验室,同学们在讨论道岔区监测布点方案。

9月7日,晚上11点30分,北京地铁14号线大瓦窑站,最后一班地铁刚通过没多久,一群年轻人出现在站台上。大家集合完毕后,熟练地换上厚厚的绝缘鞋,再套上反光马甲。他们带着仪器设备,抬着一个塞满各种元器件的行李箱,走下轨道,进入幽深的隧道。

这群年轻人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没有人记得清自己已是第几次在地铁停运后来到这里。他们的目的地是设在地铁轨道上的实验点。肖宏教授是带队教师,他每次都会习惯性地看看手表,“时间很紧张”。为了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他们必须在凌晨3点以前结束全部工作。光是带着设备沿着轨道走一个来回,就要4公里。再加上绝缘鞋很硬,穿起来并不舒服,大家都吃过它的苦头,“走的时间稍长,脚后跟能疼一天”。

他们的任务是在实验点安装设备,测试接收信号,确保设备可以自动工作。这个项目的名称叫“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读起来还真有点拗口,甚至连肖宏本人都没法一下子完整、准确地说出来。但对于这个项目的意义,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运行期间,地铁列车每隔几分钟就要在轨道上经过一次。沉重的压力经年累月作用在轨道上,轨道的各项指标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形成安全隐患。传统的检修方式是,在地铁结束运行后,由维护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这种检修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对人员素质和责任心要求高,而且属于事后检修,往往要在轨道结构件发生明显改变时才能发现问题。

而肖宏带领学生正在进行的这个项目,是把事后检修变成事前预防,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人力及人员素质的依赖程度。设备安装完毕后,每次列车经过,传感器采集到轨道微小的变化数据,通过4G网络直接发送回北交大的实验室,由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就能判断出轨道的服役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凌晨2点30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研究生刘铁旭拿起一把锤子用力敲击轨道,旁边的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组数据。肖宏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设备正常运行了,今晚没白干。”他再次抬腕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大家收拾东西,撤!一定要注意,别把任何一个小零件落在轨道上!”最后一句话,他连说了两遍。

来时大家还有说有笑,回去时已是一路沉默。一队地铁维护人员与这群北交大的年轻人擦肩而过,传统和未来就这样奇妙地交汇在一起。这时的城市尚在梦乡,几个小时后赶早班的人们将涌进地铁站、涌入地铁车厢,迎来新一天的喧嚣与忙碌。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