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7-05-0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北京日报整版:他从非洲来 讲述我校肯尼亚留学生的学习生活

大学物理课上,老师正讲解杨氏模量。实验台旁,年轻人不断调整砝码,并透过望远镜观察读数,记录数据。

这是一节普通的实验课,不同寻常的是,授课语言全部为英文,听课的是一群来自肯尼亚的黑头发黑皮肤的非洲学生。他们是北京交通大学为肯尼亚培养的首批“订单式”铁路人才,威廉姆即是其中一员。

瘦瘦高高的威廉姆,有着非洲人典型的细短小卷发,一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和些许羞涩的表情。他的家乡在肯尼亚的班布里,那是一个靠海的地方,远离铁路线。对于火车的最初记忆来自十年前,那一次,10岁的小威廉姆,跟着家人乘坐老的蒙内铁路在祖国穿行,然而,感觉却不那么美妙,“火车很慢,乘坐时间很长,旅途有点无聊。”

上了中学,威廉姆成为成绩最优秀的孩子,校园里不断有工程师来演讲,激起了他的工程师梦想。

威廉姆的祖国肯尼亚是“一带一路”政策在非洲重要的支点。今年即将开通的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这是该国半个世纪来最大的基建工程,也是海外首条全中国标准铁路,它的运营管理需要大量专业铁路人才。为此,北交大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启动肯尼亚留学生项目,提供全额奖学金。在杂志上读到这则消息,威廉姆迅速报名,经过简历筛选、面试、数学测试等考核后,他成为所在中学唯一拿到“入场券”的人。

临行那天,来自肯尼亚各地的25名高中生在首都内罗毕集结,总统都来为他们送行,“这在举国上下都是一件盛事!”13个小时后,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接这群年轻人的是热情的交大师生以及特制的“课程包”。

他们被安排在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特色专业。所谓订单式课程,特色有四,一是安排汉语课,二是日常课程全英文教学,三是有交大普通学生都享受不到的对口实训,四是毕业设计时有双导师。实训由北交大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时间长达一年,留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体验电力机车的检修、熟悉客车电气装置等,毕业归国就能直接上手。

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顶级学府,北交大保存有诸多火车、铁路设备。威廉姆得以走进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铁驾驶平台上当了一回“司机”,透过环屏实景,看到在脚下延伸的轨道,和以几百公里时速闪过的电线杆、树木和房屋,他感觉“棒极了”!轻按鸣笛按钮,“轰——”,火车特有的警示声回响,有那么一瞬间,他仿佛穿越至蒙内铁路。

初到交大,因为不会中文,生活有点困难,经过一年的学习,现在威廉姆外出购物吃饭都没问题。他喜欢足球,几乎每周都要去踢上一场,遇到中国学生,还经常一起踢。威廉姆入乡随俗地爱上了“饺子”和“烤鸭”,并学会用微信,还开始在淘宝上买买买。

为支持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北交大承担了国内外上万人次高铁资格类培训,目前为东盟及非洲26个国家培训高铁储备人才。今年3月,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扩大合作培养留学生的规模,并在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各层次的教育合作项目。第二批订单式人才已从肯尼亚来到北交大,成为威廉姆的学弟学妹。

尽管留学生活丰富充实,然而威廉姆仍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上万公里外的家乡,那里有纵贯南北的东非大裂谷,有横穿国土的赤道线,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每年都会上演,中国制造的“钢铁长龙”即将隆隆奔驰。

“准工程师”威廉姆们盼望着,盼望着,学成归去,报效祖国!

在北交大的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老师正在指导威廉姆(中)体验北京地铁模拟驾驶平台。尽管是虚拟操纵平台,但逼真的驾驶效果还是让威廉姆手心冒汗。

北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铁模拟驾驶平台被做成了逼真的高铁车头形状,威廉姆(左)和同学希望未来自己的国家土地上,也飞驰着无数这样的列车。

威廉姆在宿舍缝补一条脱线的围巾。独身在外留学,从小生活都不优裕的威廉姆在中国习惯自己做针线活,针线包也是自己从淘宝上网购来的。

在一堂物理实验课上,威廉姆操作仪器,透过望远镜观察数据读数,学习杨氏模量的静态法测量。实验课是威廉姆最喜欢的课程,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擅长动手实践的特点。

威廉姆一向勤学好问,经常在课间休息时走上讲台找老师及时解答自己的问题。这不,一堂微积分课后,他又找到了自己的数学老师问个不停。

肯尼亚没有冬季,对北京的冬去春来,威廉姆感受深刻,毕竟他刚度过人生中的“第一个冬天”。走在校园里,他看到海棠绽放,感受到春天独特的气息。

一周忙碌的学习之后,威廉姆(左)喜欢和同学们去校园球场上踢一场足球赛,有时候还会跟中国学生一起踢。肆意爽快的奔跑之后,他放松了身心,接着投入到下一周的学习当中。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