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6-09-2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中国交通报头条:综合交通先手棋谋“一带一路”新格局——第九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综述

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600多年前郑和远下西洋,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拓了绵延万里的陆海交通通道。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描绘了我国与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交通运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依托和优先领域,迫切需要构建开放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开放水平和国际合作水平,有效支撑贸易交流、人员往来。

9月11日,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发言时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部将从完善陆上运输通道、建设海上运输通道、促进国际运输便利化、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四个方面,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加快向西开放和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设施与服务。”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说。

实施重点连通工程 增强服务能力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连接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沿线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均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统筹国际贸易运输通道、国际能源运输通道、内陆出海通道布局,积极推进重要枢纽节点建设,形成连接亚欧的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新格局。

戴东昌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已开通70余对陆路边境口岸,与周边14个国家中的5个国家实现铁路连通。开通定期民航国际航线600多条,通航50余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期,交通运输行业将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通道建设,实现国内综合运输通道与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和海上运输通道的互联互通;打造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同时推进霍尔果斯、满洲里等沿边交通枢纽建设,提升对周边国家辐射和带动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表示,欧盟是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市场,中亚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油气输入地,东盟地区矿石资源储量较大。今后可加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组织力度,利用中巴经济走廊打造陆海联运通道,完善既有“一带一路”运输体系,同时推动南亚铁路建设,促进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原所长郭小碚建议,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东南、西南、东北太平洋三大方向的海上交通通道,同时完善国内沿海港口和内陆运输体系。

构建新型协定 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

我国国际道路运输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与15个国家签署了运输协定,与有关国家建立了12个运输合作机制。国际道路运输涉及外交、发展改革、质检、公安等众多管理部门。如何畅通合作渠道,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发展?

戴东昌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平台,不断完善多边、双边及区域交通合作机制,为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

周伟说,要加快构建新型国际道路运输协定,签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双边及多边协定,形成开放互联、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国际道路运输体系;积极争取签署中蒙俄、中哈俄、孟中印缅等多边运输协定,修订中俄、中哈、中吉、中缅、中老等双边协定或议定书,实行跨区域、多部门的协同联动,共同做好国际道路运输工作。

建设服务支持体系 助港口企业走出去

据宁滨介绍,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总值中约60%为水路运输,出口商品总值中65%以上为水路运输。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承担着中国和东盟之间大部分的货运,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码头中,约65%分布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新格局下,如何更好地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对外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

戴东昌表示,今后将鼓励海运企业开辟新的海上航线,进一步完善沿线国家间海运服务网络,并与沿线国家在海运物流、港口建设运营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和马六甲海峡航行安全合作等多边和地区性的海事事务,提升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保障能力。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真虹建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出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发展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沿海港口“走出去”项目联合推进机制;建立海外港口投资高层推介小组,搭建海外投资信息发布平台,并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投资研究基金;完善港口企业“走出去”的保障制度,促进跨地区通关便利化。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