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在天佑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建校120周年大会,数千名海内外校友和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四海交大人光荣与梦想交汇的美好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通大学校友严隽琪致信祝贺,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大会并讲话。北京交大党委书记曹国永主持大会,校长宁滨作主旨演讲。
宁滨校长深情地回顾了学校120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回首跨越3个世纪、两个甲子的发展历程,学校一次次于危难中重生、于激流中奋进、于改革中腾飞,始终与国家发展、行业进步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参与和推动了中国交通行业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进程,凝练升华成为学校独特基因与独有风骨,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指引着一代代交大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他强调,120华诞是北京交通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节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校对如何坚守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他指出,创建一流,砥砺前行,就是要坚守大学使命,关注人类命运和福祉;坚守知行合一,积极融入与服务国家战略;坚守育人为本,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峰。他表示,学校将恪守大学之道、弘扬交大精神,坚持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步伐不懈怠,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更大的担当、作出更大的贡献。“美哉,交大,管国家流通之机!美哉,交大,看纵横宇内飞驰!”最后,宁滨呼吁海内外交大人团结一心、携手奋进,共同谱写北京交大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壮丽新篇章。
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祖国东西南北的5所声誉卓著的交通大学校长共同欢庆同根同源的生日。100多年前的上海,当亲手终结清朝统治的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处奔走、为铁路交通建设筹款时,他在“南洋公学”的演说引起强烈的共鸣。他称实业乃救国唯一出路,而实业之母为交通,交通之母则为铁路,这与这所于甲午战败后“应图强需要而生”的学堂,其骨子里的实业报国抱负不谋而合。始建于1896年的上海南洋公学、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等“交大”源头学校成为民族危亡时刻诞生的救国基因。几经分合,历经战火和政权更迭,终于在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及台湾新竹发出新枝。5所交大各自独立办学,分享同一个传统及理想。从“求实学,务实业”,到“知新致远,崇实笃行”,成为“交大”的办学特征。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0多位院士,31所国外高校、6所港澳台高校和22所内地高校的领导,6国驻华使馆代表,茅以升先生的女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北京交大校友代表等出席了庆典活动。
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2个教师节,纪念会上,徐寿波院士、王梦恕院士、胡思继教授、袁保宗教授、郝荣泰教授和王玉凤教授等6位老一辈教师代表,高自友、王均宏、李德才、张宏科、赵耀、闫学东等6位中青年教师代表共同将象征交大精神的火炬传递至新生代的6名优秀青年学子手中,寓意“不忘初心、但兴学事,承前启后、圆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