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日报 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引领龙河高新区众创新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良好的载体,为各种创新、创意的种子萌发成创业、创造的果实提供优良的土壤。位于龙河高新区产业聚集核心地段的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是全省5个科技成果孵化园区之一、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已完成基建投资6亿元,总投资达20亿元,建成孵化加速平台面积14万平方米,认定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科技转化项目20个,科技人才超过80名。
“龙河高新区非常适合京津的技术转化、科技孵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安次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我们重点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经验,正在努力培育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链,打造廊坊的科技绿洲、智力硅谷,把它植入到河北创新发展土壤中。”龙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钱玉兵表示,今年以来,创新创业基地投资6000多万元加快科技创新和众创空间环境建设,着力构建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全市创客基地示范项目。
包括创云汇、创培院、创客秀、创投港等一系列单元和功能的创客空间,已成为创新创业基地的特色和亮点区域,“它打破传统模式,给创客、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休闲放松的想像空间和氛围,”负责项目定位和策划的伟业顾问事业部总监苍锐说,“创客空间链接了企业技术需求和创业者科研成果,实现直接对位和创新互动。”
新落成的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除展示智能动力小腿假肢、永磁1.5T核磁共振系统、机器鱼、纤维太阳能电池等百余项北大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化高科技项目外,还借助新的合作机制引进中国技术交易所实时数据和交易平台,对全球先进技术和专利项目提供全面的后续服务,通过吸引创投风投基金,转化交易、互联网+、金融保险、专利保护等全力服务科技专利成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副主任杨松尧表示,北大每年所产生的高新科技成果与宏泰发展独有的运营体系相结合,为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找到了捷径,这是技术转移与成果产业化的完美结合。
招才引智,是为每一棵创业“幼苗”输血造血;融合各种创新资源,是为打造环首都众创新高地。依托首都强大的科教优势,创新创业基地还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廊坊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中心,输入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与对外经贸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在龙河高新区建立“两中心一基地”。同时,正在全力对接中国科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等省内外院所,设立科研室、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鼓励更多的孵化、中试、技术交易项目汇集在廊坊龙河高新区,形成“北京研发、廊坊转化”的互动创新格局。
“作为园区运营企业,我们在场地、环境、服务等方面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条件,可以与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共同擦出协同发展的火花。”中国宏泰发展副总裁王亚刚介绍,创新创业基地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创客家园能够就近解决4400名创业者生活配套需求,创客之家可同时容纳几千人用餐、健身、娱乐。位于东半区的孵化园按照孵化转化载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打造,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廊坊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廊坊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可充分提供集科技服务、产权交易、展览展示、科技金融、交流培训和创客咖啡于一体的综合创新服务。
廊坊市高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高导热、高绝缘性有机陶瓷基材技术研发、中试及产业化,为世界首创先进工艺,其产品是未来航空航天、新一代电子信息及LED高端照明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额10亿元。“当时带着技术选择这里,看重的是运营商的周到服务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现在企业已经从孵化到了中试阶段,即将实现就地产业化。”公司总经理王治虎谈到项目成长情况时表示。
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推进,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不断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有机结合,为初创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和创客群体提供“私人订制”空间,产生更加令人期待的化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