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5-04-14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现代物流报:危化储运安全两大难题待解



       仓储、运输是危化安全管控的高风险环节。

       当前,各地正在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据消防部门统计,在近年发生的需消防部门出动的100起涉及危化品的事故中,有86%发生在储运环节。可见,仓储、运输是危化安全管控的高风险环节。为何储运环节事故多发?记者通过采访调查了解到,多部门共同监管、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造成该环节事故多发的两大重要原因。

       ◆多头管理存监管盲区

       “当前危化品储运由于多头管理,存在管理重叠、管理不协调和管理欠缺现象,增加了安全风险。”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教授钱大琳对此直言不讳。“危化品仓储行业是特殊行业,目前尚无专一行政归口,在行政指导、数据统计、行业管理、职业培训、法规标准等多处存在盲点,影响行业规范发展,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仓储分会顾问柴保身这样认为。

       多头管理下,危化品储运设施增长缓慢。与石化行业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危化品仓库面积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无疑形成了供需缺口。“供需矛盾带来的问题就是黑仓库持续泛滥屡禁不止,为牟取利益普通仓库储存危化品,非法经营违规储存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既给正规的危化仓库带来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也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柴保身说。“除了非法存储外,还有非法充装改装、擅自运输等行为,我们应当把对这些不法现象的监管形成常态化机制。”钱大琳说,“建议在目前的危险货品安全生产监管联席会议议事协调机构下,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联席会议制度,审议各有关部门提出的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的建议,协调解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问题,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和督查工作。”

        ◆法规标准不健全不规范

       据了解,我国目前仅有一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来规范化学品管理,而且是由十余个相关国家部委分散管理,且《条例》立法级别低,虽然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自己的规章,但全国层面通过人大立法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还没有。标准方面也类似。“行业标准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现象。标准老化,内容相互交叉、相互矛盾、系统性协调性不强,政出多门,甚至有些标准严重脱离实际。”柴保身指出。比如《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625),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仓储分会多年来一直提出对其进行修订,剔除其中不合理因素,制订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按照GB18625-2000标准,危化品仓库与周边的重要设施需要有1千米的间距,可是实际上,在土地资源如此紧张的今天,特别是对非特大型仓库来说,这是不现实的。

        据柴保身介绍,进入“十二五”以后,我国危化品行业相关法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国内外对标接轨工作已经启动。在相继修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审查办法》、《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法规导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等一大批法规标准之后,国家安监总局于2013年6月启动了国内外化学品安全标准对比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研究方案,主要从危化品的工程项目设计建设、企业安全运行标准、安全管理标准、运输安全标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标准5个方面,通过与欧美等国标准的对比,查找差距,进而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并符合我国危化品领域发展实际的法规标准体系。“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委托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协调并与国际接轨的系列研究,并提出编制《中国危险货物运输通则》,协调各种运输方式规则,以提高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奠定技术基础。”钱大琳告诉记者。“事实上,只要标准完善、管理到位,危险品就并不危险。”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对此充满信心。

       news.xd56b.com/shtml/xdwlb/20150414/322205.shtml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