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发越拔越多?直杆能严丝合缝地穿过弧形缝隙?几十元就能自制“空调”?泡泡也能是方形的?一个县有一千多对双胞胎?Qzu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些是真的吗?昨晚,央视财经频道大型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为您揭秘这些网络传言的事实真相。
[这些说法是真的]
话题一:
直杆能严丝合缝地穿过弧形缝隙?真的
网络热传
直杆顺着弧形缝隙能穿过
网上有传言说,一根直杆可以严丝合缝地穿过弧形缝隙,这会是真的吗?
实验求证
将直杆固定特定角度转动,顺着轨迹能穿过弧形缝隙
为了更加准确地完成实验,网友特意提供了一个实验道具。按照网友的方法,需要将纸板固定在道具底座上,再将一根直杆斜着固定在旁边。看上去是一个很复杂的装置,直杆和板子形成了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在这个底座旁边,还有一个小把手,它可以来控制这根直杆的旋转。摇动把手,直杆开始转动了,但是这根直杆的运动轨迹好像不是一个常见的轨迹,继续转动把手,这根直杆真的穿过了板子上的弧形缝隙。
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可以实现让直杆严丝合缝地穿过弧形缝隙,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现象发生呢?
这是因为直杆的摆放角度是倾斜的,因此转动着穿过平面的轨迹也不会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而板子上的弧形缝隙显示的就是倾斜直杆转动着穿过平面的轨迹,所以直杆当然能严丝合缝地穿过去了。
如果将这个轨迹沿着旋转轴旋转一周,就会形成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单叶双曲面”。“单叶双曲面”还有一个稳固的特点,因此在建筑当中也有特殊的应用。比如说俗称“小蛮腰”的广州新电视塔使用的就是这种结构。
话题二:
几十元就能自制“空调”?真的
网络热传
8美元能制作出一台简易空调
空调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在夏季它可以带来凉爽,为我们解暑降温。在我国,一台空调最少也要千元以上。而就在今年夏天某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一名男子仅用8美元就制作出了一台简易的空调。根据当前汇率,8美元还不到50元人民币,这么少的钱就能制作一台简易的空调,这是不是真的呢?
实验求证
花费90元自制空调,温度降低了3℃
为了验证真相,记者决定按照视频中的方法试一试。
实验道具:一个泡沫箱子,一个USB风扇,两个排风管,还有一些冻了冰的水,一共花费70元。
按照视频中的步骤,第一步,将风扇倒扣在泡沫箱盖子的中心位置,画出轮廓;排风管分别放在风扇两侧,也按同样的方式画出轮廓。第二步,用美工刀沿着画线的内侧裁剪。第三步,将风扇和排风管放在相应位置,注意电扇一定要倒扣,让风往箱子里面吹。第四步,将冻了冰的水放进泡沫箱内。只需简单几步,这台简单的空调就做好了。
那么,这个仅仅花了70元制作的空调能不能吹出凉风,达到降温的效果呢?通过街头采访和体验,这个仅仅花了70元自制的空调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但是,放入室内,经过二十分钟的测试,房间内的温度依然没有明显变化。难道是这台自制空调的工作效率,不足以使这间七八平米的房间降温,还是制作方法出了问题呢?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的陈征老师。
陈老师说:“要想让这个自制空调获得比较好的制冷效果,就要让空气和冷凝器之间接触的面积越大越好,它们交换得越快越好。对于这个自制空调而言,就应该把这些矿泉水瓶尽可能地分散一点,让它们之间留下更多的空隙,让空气能够更多的和这些冰的矿泉水瓶接触,这样就能获得比较好的制冷效果”。
看来,问题出在了冰水的摆放位置上。按照陈老师的方法,记者将冰水整齐码放在泡沫箱中,并且互相留出一到两厘米的缝隙。同时,陈老师还提出usb风扇的功率小可能也是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为此记者特意更换了一台功率稍大些的家用排风扇,同时花费也从70元增加到了90元。经过二十分钟的测试,温度计上的温度从29摄氏度降到了26摄氏度,降低了3摄氏度。由此可见,最终花费了90元自制的空调,是可以有效降低相对较小空间内的温度的。虽然从效果上看,这台自制的小空调还远不及家用空调,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制作这样一个既省钱又简单的小空调,还是很有用处的。
话题三:
泡泡也能是方形的?真的
网络热传
泡泡不仅有圆形还有方形
吹泡泡是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不管是自制的泡泡液还是买的泡泡玩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一个个圆形的泡泡。但是网上有传言说,泡泡也可以是方形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实验求证
立方体框浸入泡泡液,可制作方形泡泡
现场实验。准备道具:吹泡泡玩具、泡泡液、立方体框。按照网友的方法,做方形泡泡需要一件特殊道具,就是一个立方体框。
首先,将整个立方体框都浸入到泡泡液里,然后缓缓拎起,可以看见立方框的中间出现两个类似倒三角相对的形状,并没有出现网友说的方形泡泡。把立方体框慢慢放进泡泡液里面,当看到中间的肥皂膜有连接之后,再次将它轻轻地放入到肥皂水当中浸湿。拿出立方框,可以看到在立方框的中间真的出现了正方形的泡泡。
通过实验大家可以看到,方形泡泡确实存在,它存在于立方体当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方形的泡泡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能量最低原理。世间万物为了保持其稳定的状态都会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肥皂膜为了在立方体框架中保持最稳定的形状,就会选择这种中间有个方形泡泡的状态。所以用不同形状的立体框架,也能做出不同形状的泡泡。
能量最低原理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事例,就是雨滴落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水滴的形状。如果水滴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它其实是圆形的。正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珠遵循了能量最低的原理,所以水珠最后就以最稳定的水滴形出现在我们面前。
话题四:
一个县有一千多对双胞胎?真的
网络热传
墨江当地有很多对双胞胎
很多准父母都有想生双胞胎的愿望,讨人喜欢的双胞胎平时难得一见。但是有网友说,在我国云南普洱地区的墨江县,每年都举行双胞胎节,能看到成千上万对双胞胎,据说在墨江当地就有很多对双胞胎。种种网上流言让墨江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调查求证
当地双胞胎数量超过1200对
记者来到了云南普洱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一进入墨江县的地界,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双胞胎建筑。在一名当地村支书那里核实到的数据更是出乎记者的预料。这个寨子有129户人家,就有12对是双胞胎。河西村是墨江地区双胞胎出生概率特别高的一个村子,所以这里也有“双胞小镇”的美称。镇上还有一个“双胞世家”,一共四代人,每一代人里都有双胞胎。由于家族中拥有双胞胎数量最多,在墨江双胞节中被评为“双胞世家”,也让这一家都以双胞胎为荣。
记者来到墨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求证。医生说;“墨江县2014年出生人数为2030人次,其中双胞胎有13对,这些双胞胎都是自然怀孕的,没有经过人工干预”。因为这里双胞胎特别多,甚至还有一个很少见的民间组织——墨江国际双胞协会。那他们的统计数据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王东平会长说:“墨江每年都会举办双胞节,在办节之前,都会对墨江的双胞做一个较全面的统计,今年统计的结果显示,全县共有1122对双胞,还有一部分双胞因为上学工作等原因到了外地,加上这一部分双胞,墨江双胞的实际数量超过了1200对。
[这个说法不靠谱]
话题五:
白头发越拔越多?假的
网络热传
白头发不能拔,拔一根长三根
人到了老年头发变白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也能坦然接受。但很多人年纪轻轻就长出白头发,着实让人难以接受。有些人对此采用的办法是染发,还有些人采用的自认为更彻底的传统做法,把白头发拔掉。但是年轻人这样做的时候,很多长辈就会告诫他们,白头发不能拔,拔一根长三根。
调查求证
白发是毛囊丧失黑素颗粒,不会染到别的毛囊
记者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利用专业仪器对头发进行观察。医生说:“用肉眼或者是皮肤镜看,白发和黑发没有明显的差别,只是毛发的颜色有改变,具体的差异是在毛囊的下部”。既然白头发与黑头发的差别在毛囊的下部,那么网友所说的白毛囊破损后会染白黑毛囊又是不是真的呢?
医生解释说,正常的毛发是有黑色素颗粒的,所以它才是黑的。白发不是有白色素,是因为没有黑素颗粒了,所以它是白的。它不会因为里面是白的颗粒,就会传染到别的黑头发里,把别的黑头发变成白头发。通过医生的解释,白毛囊污染黑毛囊的说法并不成立。
医生说:“头发已经变白了以后,就这一根是白的,拔掉就是把这根白发拔掉了,毛囊是不破坏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再长出来的还是白头发,肯定不会因为你拔一根白头发,然后长出一堆白头发”。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理由会让白头发越拔越多。
那么人为什么长出白发呢?能否让长出的白头发变回黑发呢?
医生说:“主要是由于衰老和疾病导致的毛囊里边的色素干细胞功能丧失,所以就不能转化成黑色素细胞,没有黑色素细胞就不能够产生色素颗粒,所以毛发就是白色的。因此衰老是主要原因。有些年轻人会长出一些白发,叫‘少白头’,一个是基因,就是有些遗传性的因素导致,另外一个因素,可能是由于工作比较劳累,生活不规律,导致的一些免疫性的紊乱产生的白头发。老年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这个可逆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少年白发里头原因很多,很多少年白发是和遗传有关系的,这种可逆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跟精神和心情等心理因素有关系,还有一部分跟营养、慢性疾病有关系,这些一大部分是可逆的,比如神经因素,那状态改变了白发慢慢会恢复的,它本身的黑素细胞没有被破坏”。
也就是说,由于压力疾病等原因所导致的白头发,是有可逆性的。那么平时要如何来保护头发,从而尽量避免白发的产生呢?
医生建议,第一放松精神保持睡眠是最重要的;第二要适量的运动,让全身的血液循环畅通;局部的办法可以按摩头发;另外就是吃些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还有带颜色的食物,比如黑豆木耳黑芝麻女贞子这些等等,针对原因来对症保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