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0-09-1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佚名

中国教育新闻网: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北交大演讲期待青年更多交流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09/13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910上午,“与世界对话”活动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做了主题为中德关系的演讲,并与中国青年学子互动交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32所高校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学生记者代表、首都高校国际交流青年志愿者代表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200余名青年学生,聚集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与施罗德对话。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施罗德先生在演讲中指出,在中德关系进一步加强过程中有四点非常重要:第一是经济的密切交流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在两国贸易额快速发展之后,可以考虑两国企业能够更多的相互参股。他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到德国,走出国门,在德国立足。第二,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化石类能源使用效率等领域世界领先,可以成为中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伙伴,德国的企业界也非常愿意把他们的技术、服务带到中国来。第三,在两国社会以及文化领域的交流,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他认为只有两国青年人多交流,对彼此感兴趣,才可能加深了解,才能进一步加深中德关系的重要认识。第四,必须进一步奉行的是将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社会的政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演讲中,施罗德先生着重强调对中德两国青年交流的期待,他说:“青年的交流对于中德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两国青年多交流,对彼此感兴趣,才可能加深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德关系的重要性。”他提议,两国政府应考虑建立中德青年大学生、中小学生的定期交流机制。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施罗德演讲完毕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青年学生就中德两国青年交流、两国科学合作、民间文化交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等问题向施罗德先生提问,施罗德先生饶有兴致地一一作了回答。 作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学生记者,清华大学的袁梦晨和北京大学的易洁在主席台上与施罗德进行对话。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与世界对话”专题活动由全国青联发起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为公益支持单位。自20085月以来,“与世界对话”专题活动已成功举办包括“对话萨马兰奇”、“对话美国常春藤联盟学生领袖”、“中英青年同行”、“对话拉美青年政治领袖”、“对话英国外交大臣”等系列活动,成为影响广泛的青年国际交流平台及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平台。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直接参与其中,近百家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及300多家校园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本次“对话施罗德”活动由全国青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全国青联副秘书长万学军,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等嘉宾参与对话论坛。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杜雅娟gb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