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9-11-05 来源:大学生周刊 作者:刁雅琴

大学生周刊:留学生在北京

大学生周刊:刁雅琴(2009-10-29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欢聚交大,尽享五洲风采;漫步校园,遍览世界文化。” 1024北京交通大学第三届国际文化节开幕,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国际学生奉献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文艺演出。北交大的国际文化节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宣传本国历史和文化的舞台,也让中国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演出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几名留学生,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因为同样的“中国梦”走到一起。他们有着怎样的求学经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又遇到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且听他们一一道来。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出镜人物:马希茜    国家:汤加(大洋洲)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来中国学习已经三年的马希茜,对中国的热爱溢于言表。希茜说每次回汤加只要待上两个星期,就会非常想念中国,就和父母嚷嚷着要回中国。在她的心里俨然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提到刚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发生的尴尬小故事,希茜依然记忆犹新。有一次她和“同胞”一起去食堂吃饭,看到餐盘里有鸡翅,两个人都很想吃,可是却不知道“鸡翅”用中文怎么表达,急得她们团团转,好在希茜很机灵,扇着两只胳膊学起了母鸡的样子,嘴里还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一番手忙脚乱的比划下,师傅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一盘鸡翅吃的那叫一个“费劲”,马希茜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乐得合不拢嘴,可当时却让好胜的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好汉语。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别看希茜生性活泼,爱唱、爱跳、交友广泛,但在学习的问题上,她一点也不马虎,最初在汉语学校学汉语的八个月里,她从不逃课,即使因为水土不服常常腹泻,也从不缺课。希茜说:“如果我不去上课,那就听不懂下面的课了。”语言表达得虽然很简单,但正因为这份单纯让这个从未接触过汉语的女孩子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就做到了和中国人的基本对话。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一次学校的国际文化节,已是希茜第二次参加了,但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着。晚会上希茜表演的南太平洋风情舞赢得阵阵掌声,演出后还有很多同学特意赶来和她合影。这支舞是由她和三名汤加同胞一起完成的。其中的一个男生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 “哥们儿”,为了这次表演特意从南昌大学赶来北京,希茜说:“非常感谢我的好朋友,排舞过程很辛苦,南昌来的朋友还给我出了很多难题,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我当时很不想做,他说:‘这是你们学校的大活动,我也是希望你能表现得更好’,听了他的话后,我非常感动,也决心把这支舞跳好。”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采访中,希茜饶有兴趣地给记者介绍起汤加的文化。在汤加,女性的地位是高于男性的,所以在她表演的那支舞蹈中,三个男孩子只是为她伴舞、突出她,让她一直在舞台中央尽情舞蹈。在节目中的国家服装展示环节里,那个南昌来的朋友还趴在地上让她从身上踩过去。提到这个即兴加上的小细节,希茜很感动,没想到自己的同学会这么尊重她、重视她。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谈到未来,还有两年就毕业了,爱笑的希茜突然流露出一种不舍的表情,她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继续深造,争取在中国待更长的时间。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北京,我学会了“砍价儿”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出镜人物:麦卡尔    国家:布隆迪(非洲)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一年前的八月,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让远在非洲的麦卡尔心潮澎湃,他的心一下就飞到了万里之外的遥远东方国度——中国。20089月,在姐姐的带领下,18岁的麦卡尔踏出国门,开始了他的异国求学之旅。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谈到学习中文的原因,小麦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有前瞻性了,他头头是道地给记者分析,随着中国在世界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文,为了不落伍,为了自己以后发展的更好,他必须要学好汉语。为了尽快地学好中文,小麦积极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圈子,他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买东西时也学会了砍价。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提到砍价这个话题,小麦的话匣子打开了,他指了指身上的白衬衣让记者猜价格,记者猜了半天,他一个劲儿地摇头,最后得意地说,“这件衬衣要价700元,我花了60块钱买了下来。”逗得记者哈哈大笑,也不由对这个精明的小“老外”刮目相看。小麦说,自己也吃过亏,有一次他花了150元买了件要价300块钱的衣服,原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回到宿舍后,他喜滋滋地拿给同学展示,谁知同学的一句话差点让他跌倒,朋友说刚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才花了50块钱。从此,小麦变得越来越会“砍价”,在小麦的眼里,砍价也是一种中国文化,在砍价的过程中,自己和老板斗智斗勇,还顺便练了练口语,很有意思。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小麦很喜欢听流行歌曲,爱唱中国歌,说话间,他哼起了周华健的《朋友》,记者告诉他周杰伦是目前中国年轻人最喜欢的Pop Star,小麦立刻来了精神,忙让记者写下他的名字,连说下回上网要下载他的歌曲听听。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对于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小麦有很多想法,比如他想学学中国功夫,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了太极拳表演后,很想学一学,他觉得那样很酷,与众不同。就像他梳着标志性的小辫子一样,小麦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路。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听到广东话就像回家了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出镜人物:肖正    国家:美国(美洲)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作为当天活动的主持人,肖正一口纯正、标准的汉语让人赞叹不已。这位来自美国的小伙儿说自己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肖正的家乡是美国的旧金山,那里亚裔(大部分为华裔)占了城市总人口的31%,那里还有美国城市中最大的唐人街,可以说肖正从小就接触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由于旧金山的华人大多来自广东,日常交流都是广东话,以至于肖正说每每在中国听到广东话,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肖正说,从小妈妈就常常给他做中国菜,所以他对中国的筷子一点也不陌生,拿起来得心应手,小时候学小提琴时,找不到琴弓了,肖正还拿“筷子”拉过琴。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美国读完大学后,肖正曾经作为交换生来中国半年。那半年里,只要一有空,肖正都会乘火车到中国各地旅游,旅途上和中国人打交道,为此,他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也被山青水秀的景色打动。那一次的游学经历让他意犹未尽,回国后一直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二次来华。这次来北京之前,肖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巴黎高师的研究生,可为了这个“中国梦”,肖正竟和校方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申请调整学业计划,将研究生课程推迟一年,先来北京交大学习汉语。没有想到的是,巴黎高师竟被他的执着感动,同意了他的申请。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次来北京,肖正感触很深。相比他2006年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他觉得经历了奥运会的洗礼后,中国越来越富强,北京越来越大气,北京人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说起了“十一”期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由于父母从未来过中国,十一期间,肖正邀请他们来北京游玩。有一天,爸妈在街上迷路了,一个热心的北京市民忙给他们指路,由于语言上的不通,最后这个热心人竟直接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肖正感动地说:“虽然没有太多言语上的交流,但中国朋友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真诚和善良。这也是我热爱中国的重要原因。”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虽然明年肖正就会离开北京去巴黎深造,但他承诺,以后不管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希望这个工作可以和中国有联系。希望一直可以做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佩服中国青年的民族凝聚力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出境人物:武氏红秋    国家:越南(亚洲)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一袭绿裙,让武氏红秋在一群越南女孩中特别惹眼。HSK 考试(汉语水平考试)过了八级,作为政府奖学金的获得者,她只身来到中国学习。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其实,和其他的留学生一样, 红秋在来中国之前,虽然学了几个月的汉语,但交流上有很大的困难。到北交大报到那天,她去找朋友,谁知回家时,找不到回宿舍的路了,语言又不通,没办法只好在学校东门内的家属区里乱转,竟然转了四个多小时,才找到回宿舍的路。而现在,她不仅学校到处都很熟悉了,甚至去金五星商城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方便,她也都内行。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对于现在自己娴熟的中文表达,红秋表现的很谦虚,她说:“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得益于中越文化的相通。在古代,我们没有自己的语言,一直是借用汉语,所以现在在越南语中还有一些字的发音和中文是相近的,比如‘大使馆’,两国读音就是一样的。因为这些,我学中文比其他留学生走了一点‘捷径’。生活上,我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深,我们也有农历,同样过春节、中秋、端午这样的中国节日。非要说不同,可能气候的差异比较大,我的家乡在越南南部的芹苴市,那里一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没有四季的更迭,所以在北京我第一次见到下雪,真的很激动。”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来北京学习的三年里,红秋一直被身边的中国人感动着。感动老师的敬业精神,即使是生重病也坚持工作;感动中国年轻人的爱国热情。红秋感叹道:“中国的大学生常常会用‘祖国’、‘我的祖国’这样的词语,而我们越南大学生通常都不会用这类词汇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另外,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都让我见识了中国大学生的团结、爱国情怀,这让我非常佩服,也非常值得越南年轻人学习。”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记者观察: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舞台上的马希茜活力四射,热情奔放,舞步娴熟。舞台下的她是个典型的“乐天派”,人未到,笑声已经先到了,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让人没有距离感。从一开始无法接受中国食物的“辣”,到现在爱上火辣辣的“火锅”,她已经无可抑制地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她已经将中国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里。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是‘很’热情,不是‘太’热情。”交谈中,麦卡尔纠正我的表达错误。短信中他会说“照片儿发给您了”,“儿”、“您”用的很恰当。一年的时间,麦卡尔已经准确地掌握了汉语里一些细节的表达,这让我不得不感叹他天资聪慧,对语言有很强的领悟力。当然这背后必定有他艰辛的努力和认真。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拨打肖正的手机,彩铃声是近期热播红歌《国家》,在外国人的手机里听到这支歌曲,我竟有些感动,歌词里有一句:“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不知道在他的心里“国”和“家”指的是哪里?但我想一定有中国!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和其他的受访者不同的是,来自越南的武氏红秋和我们一样有着黄皮肤、黑头发。这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言谈中她的理性、独立,特别是谦虚让我对这个女孩印象深刻。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白蕾
zZ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