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9-09-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朱一村

人民网:30位大学生的美国21天

 EGR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大学生周刊记者 朱一村 (2009-09-15)
 
  编者按:作为2008年4月中美首次高层教育磋商会“成果”,并为纪念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中美学生交流和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实施30周年,中美本科生暑期交流项目于今年7月启动。中美双方互派30名大学生到对方国家进行为期21天的文化体验。今年参与项目的30名中国大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9所高校。经过层层选拔之后,他们汇聚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和交流活动,并于7月17日启程飞往本次赴美访问的第一站——华盛顿。
 
  第一周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主
 
  前往美国访问的30名大学生中,有21名女生和9名男生。杨建伟和许小凡分别担任男女团长。
 
  到达华盛顿后,他们前往乔治?梅森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主校区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费尔法克斯(Fairfax), 这里距美国联邦政府及国会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校方派出了两名教授和三名学生代表接待他们。并安排他们与中国留学生见面,举行欢迎晚宴。
 
  “在美国的第一周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主。乔治?梅森大学派出很多教授为我们授课。包括美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西方民主制度等等。”杨建伟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上午在课堂学习美国国会的构成和历史,下午就被带去参观美国国会大厦。
 
  许小凡说,她最喜欢的是激发提问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非常好。上课的教授会想方设法让你有提问的欲望。不管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得到他的肯定。”
 
  为了让来自中国的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历史,乔治?梅森大学的接待人员还组织他们参观了华盛顿和安德鲁?杰克逊的故居。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参赞在他的官邸招待了来自祖国的大学生。
 
  与美国助理国务卿现场对话
 
  当杨建伟和许小凡与其他中国大学生结束在美国参观学习第一周的时候,他们被美国政府邀请访问国务院,并且在那里见到了负责教育与文化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葛俪?阿美瑞女士。
 
  “我们经过简单的安检就进入了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助理国务卿葛俪?阿美瑞女士将会接见我们。”杨建伟说,助理国务卿见到他们后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随后开始回答中国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在随意而热烈的气氛中,中国大学生都争相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当时问她,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美两国走得很近。但危机总有过去的时候,那时美国将如何保持中美关系?”杨建伟说,葛俪?阿美瑞女士回答说,中美两国从历史上看关系一直很好。目前双方高层交流频繁,民间的互访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两国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相互关联的纽带关系。所以她有理由相信,中美两国的交往空间是广阔而值得期待的。
 
  许小凡说,她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大学生在这次访问中能收获些什么?”助理国务卿回答说,他们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和期待,只希望我们在美国玩得开心,并借助这样一个机会体验美国。”
 
  前往费城和纽约
 
  结束华盛顿的访问之后,30位中国大学生继续前往费城和纽约参观访问。
 
  在费城,他们参观了《独立宣言》签署地和独立钟,以及当地的博物馆。在纽约,他们参观了自由女神像等著名的风景名胜。
 
  在访问活动结束前的一天,中国大学生与之前前往中国的美国大学生齐聚一堂,分享他们的访问感受。
 
  “他们带了很多纪念品回美国。有一个美国女生告诉我,她喜欢成都,并且学会了打麻将。说着还给我展示了她的麻将手链。”许小凡说,在用餐的时候,美国大学生告诉她,他们几乎已经习惯了使用筷子吃饭。“在作报告的时候,美方的大学生很严肃地分析了他们对中国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的认识。我们中方则用了很多文艺表演的方式展示我们眼中的美国。”
 
  “告别晚宴是在一家意大利餐厅举行的。美国国务院和乔治?梅森大学分别向我们颁发了结业证书。”杨建伟说。第二天是8月10日,他们登了上回国的飞机。
 
  美国印象
 
  杨建伟(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大学生访问团男团团长):
 
  去美国教授家的聚会
 
  这次美国之旅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乔治?梅森大学马克教授家中的聚会。我们一帮年轻人在教授家烤肉、炸薯条。教授教我们玩一种地滚球游戏,而我们教他们玩“杀人”游戏和真心话大冒险。
 
  另一位杰里米教授甚至爱上了“杀人”游戏,和几个中国大学生玩到凌晨两点。大家都玩疯了,那一刻我觉得没有中国人美国人之分,气氛很亲密,大家真的就像一家人。现在想想,我们在美国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友好。在旅游景点一听说我们是中国人,他们都会主动上来攀谈,其中有很多人都去过中国。在华盛顿乘坐地铁时,我们还遇到一位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他热情地跟我们聊了很久。
 
  虽然再要见到美国的朋友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但非常期待能在中国与他们再次相遇。我不知道自己的参访是否已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但是至少我曾经到过美国,让美国的朋友们知道其实我们相隔并不遥远。美国朋友们的身影我不会忘怀,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相聚于长城,登顶于泰山。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大学生访问团女团团长):
 
  城市的文化性格
 
  美国有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他们城市的历史文化保存得很好。我们刚去费城的时候,感觉街道特别狭窄,后来才反应过来,建国的时候老城区应该就是这样的,为了保留历史一直没动。这种对历史的尊重态度很感人。
 
  美国城市的特点也非常鲜明。华盛顿就是政治首都,安安静静,地方不大,历史景点特别密集。费城历史感很厚重,城区的建筑很精美古朴,有很多雕塑类的建筑装饰,很漂亮。纽约是典型的现代化大都市,建筑风格很新奇现代,从爱丽丝岛上看去觉得它美极了。看到这些,我就想到我们自己的城市就是缺乏一点自己的特色,一味地追求发展,城市千人一面。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如果把北京建成巴黎的模样,巴黎若有知,巴黎也会愤怒。”
 
  在美国看到现代化面孔下各具性格的美国城市,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另外,我还喜欢美国国家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市博物馆,它们是我在美国最流连忘返的地方。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