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CCTV:崔飞雁(2008年06月07日 07:57)
从申办成功那天起,北京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随着奥运的临近,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北京奥运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其中就不乏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
马吉德 (Maged Al-awadhi)
“希望中国取得好成绩”
3年前,马吉德怀着对中国功夫的无比崇拜之情从他的家乡——也门来到了中国。这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年轻人因为着迷于长城的雄伟而选择了北京;因为对古老文明的向往而求学于有着110年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然而这种怀古情愫并不减弱。马吉德对中国现状的肯定和喜爱,因此当让他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看法时,他兴奋地表示,奥运会是中国最好的机会。中国应该通过这次盛会展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也由于他的亲身经历——在电影里看到的中国和现实中的中国有些出入,马吉德希望更多的外国人能通过奥运会亲自了解中国真正的样子。“以前有些外国人也会制作中国功夫的电影,但这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展现!”尽管马吉德表示他不会直接参与到奥运会的服务工作当中,但他十分希望能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奥运会期间为来自阿拉伯的客人做翻译,带他们去看比赛,介绍中国文化。现在,他已经开始乐此不疲地为那些即将来北京的朋友购买门票。
对于奥运会的比赛,马吉德有他自己钟爱的项目——足球和长跑。但是他也同样期待刘翔的表现。“刘翔是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会对他十分有利。”马吉德还透露给笔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中国代表队能超越以往。
马吉德关心的不仅仅是奥运会,对于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这个朴实的男孩也非常关注。他坚定地相信地震不会影响奥运会。“地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爱心,我相信中国会在奥运会之前帮助那些人重建家园。”为此,马吉德还有个提议:“我希望开奥运会的时候所有的人站起来默哀一分钟——为了那些受苦的灾区百姓。”(王尽沙)
韩杰(Zach Herold)
“借助奥运展示中国成就”
“韩杰”是Zach Herold的老师给他起的中文名字。他曾在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主修中文,他的教授研究过中国历史文化,对他的影响很深。目前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他告诉笔者一件他的“童年趣事”。他曾在5岁时的一天,在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大家比赛挖洞洞,属他挖的最深,妈妈问他:“挖这么深的洞洞做什么”,他给妈妈一个笑脸,天真地说:“我要挖到中国去,看看那些住黄色房子的黄种人。”妈妈笑了,摸摸他的头。5岁的他知道地球是圆的,美国的对面是中国,天真无邪的他以为只要一直挖下去一定能够到中国。
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了中国继续学习中文,他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踏遍了中国的山川河岳,走过了中国的很多城市,对于其间遇到的有趣经历数不胜数。当问及他最喜欢的城市,他显得很平静地回答:“四川。我觉得四川的空气清新,川菜好吃,人很热情。”谈及地震,韩杰对这次事件表示同情,对于灾区人民的遭遇他也会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谈及北京奥运时,韩杰说:“我感受到最近的北京在积极地发展,尤其是有些奥运场馆和一些建筑的设计风格非常的壮观有趣。我看到了一些社区的居民纷纷在提倡节能减排、绿化美化、动植物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献计献策。北京的大部分菜馆禁烟和关于对塑料袋应用收费以及‘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少开一天车’活动等做得都非常好。”在美国,人们似乎对奥运会没有中国人这么热情。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时候,由于爆炸事件,很多美国人怕得不行,还有些对于奥运会对环境的影响,对过分商业化的抱怨以及花费过高,造成生活不便等等。他发现中国人更加支持奥运会,至少绝大部分人是真心欢迎奥运会的到来。
韩杰希望通过中国举办奥运会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流。同时希望中国可借助这次机会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
http://sports.cctv.com/20080607/1007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