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8-03-14 来源: 作者:佚名

京报网:周恩来班的大学生

       京报网   网络编辑: 谢永利 (08/03/12  07:17)          2SU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全国高校第一个“周恩来班”是在北京交通大学诞生,迄今已评选了九届。2007年刚刚毕业的运输专业“周恩来班”的大学生,今年就奋战在抗击冰雪的运输线上。
 
  3月4日,北京交通大学“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周恩来班”的大学生们发言踊跃。记者获悉,就在今年的抗雪救灾中,刚参加工作的运输专业“周恩来班”的三名同学就奋战在道路第一线。
 
  被保送研究生的“周恩来班”班长张政告诉记者,他们是运输专业0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在广州铁路惠州车务段龙川北站的杨韩同学,今年过年没回家,加班加点为滞留在车站的货车押运人员服务,为广铁春运抗灾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在南京地铁工作的吴丽娜同学,说到自己在雪灾期间坚守岗位:“我们做运输服务行业的,在这样的天气里放弃休息是应该的。我还去支援扫雪,以确保安全行车和做好乘客服务工作。”
 
  去年考上浙江湖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郑静静同学,雪灾期间正在警校培训。她和同学们一直处在警备状态,多次主动铲除道路积雪,缓解交通压力。
 
  运输专业这个班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三分之二的同学有贫困证明,30%的同学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29个兄弟姐妹共同努力、互相激励。这个优秀班集体终于被授予学校最高荣誉“周恩来班”,2007年毕业时,有13人直接保送研究生、6人考取研究生、8人参加工作、2人出国深造。
 
  “因为班里贫困生特别多,我们读书期间在学校得到了各界的资助,这让我们感激一生。被评为‘周恩来班’的时候,学校给了我们奖励经费,让我们有经费开展活动,真是雪中送炭,我们特别感动。”班长张政说:“毕业时,大家提议以班级名义成立一个小型基金会,以帮助和我们一样需要帮助的师弟师妹们。今年,全班每个人都将100元钱汇入了这个银行账号,我们准备把第一笔3000元基金款,捐给来自灾区的、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运输专业学子,这件事我们班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我们的一种寄托,是纪念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生活,是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恩——我们来自‘周恩来班’!”
 
  2000年3月5日,全国高校第一个“周恩来班”在北交大诞生。同一日,一座镌刻“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周恩来手书纪念碑在该校落成。迄今,已有9届9个班300多名同学成为“周恩来班”的一员,每一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
 
  今年即将毕业的第七届“周恩来班”——土木专业0401班成立了各种学习研究小组,“桥梁兴趣小组”在大三时,围绕追溯“桥魂”这个主题,对卢沟桥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该桥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讨;“建筑结构兴趣小组”对北京科技大学新建的体育馆进行了调查研究,完成了《关于大跨结构的实地探讨》的论文;“道路与铁道工程兴趣小组”则在轨道专家高亮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无渣轨道的设计及其技术的发展,并对相关的专业软件ANSYS进行了重点学习;ANSYS的工作界面为全英文,他们刻苦地学习操作,完成了结课论文,7位同学的优秀论文还被刊印成作品集《材料力学论文集》发表,为班级和学校赢得了荣誉。
 
  5年前,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5周年之际,第四届“周恩来班”——电信专业0118班在全校范围内收集各类图书,捐赠给北京郊区牛堡屯中学。“我们6名同学把图书转交给乡村中学生时,我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什么是周恩来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关切和支持。”团支部书记李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依然历历在目。
 
  “周恩来班”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建立的,作为北交大最高的班集体荣誉,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班级中产生。“周恩来班”通过邀请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做报告,举办周恩来邓颖超图片展,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持续性的学习周恩来精神、争创“周恩来班”的热潮。学校也在第二课堂中开设《伟人周恩来》选修课,深受师生好评。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