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08年5月12日,本是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破碎了多少人的梦。惊雷般的噩耗突然从四川传来,她的心顿时揪紧!她挤出一切空余时间看现场救援视频,听灾情进展报道,总是情不自禁地挂满泪水。
那些天,汶川、北川,这些原本陌生的地名一直在她脑海里萦绕着。伴随这些地名而来的是总理深情的泪水,武警官兵夜以继日的救援,还有那些孩子可爱而坚强的神情。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总理所言既为灾难之下的国家表达,国民诉求,更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本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县,当她得知国务院指定由她的家乡山东省淄博市同北川县香泉乡进行对口支援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她深知家乡为她们付出了多少,这无尽的恩情如何回报?看到安置于家乡的北川小朋友稚嫩的脸庞,看到她的亲人们深入灾区,为北川重建付出的点点滴滴,她深受感动,她想,她应尽自己所能为灾区献上一份力量,即使只是一声问候,也能温暖那些受伤的心灵。
作为一名学生,她深知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它所肩负的使命,学校的存续代表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作为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复课的学校,正是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希望。通过网络她了解到,东京大学建筑系留日学子将帮助香泉乡中心小学建造一所真正的防灾抗震学校,同是学子的她心潮澎湃。
08年暑假她在做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期间兼职做了校园保安,得到报酬500元,此外她还获得奖学金1000元,这些都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她把这1500元钱捐给了香泉乡中心小学,并给小学的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学校的重建工作能顺利开展下去,希望小朋友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每当她想到她的捐献变成灾区小朋友们最需要的衣物、书本时,她的心中总是洋溢着幸福。她说,“在为灾区同胞做了很多事的人面前,我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我时刻牢记自己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是母校培养了我良好的品行,我将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继续支援灾区、心系祖国,永远关注祖国最困难的地方。”
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特殊日子,她怀着异样的心情向中心小学的罗春晖校长致电问候。电话那边校长向她描述了学校的建设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当她得知6月孩子们就要搬进新建的教学楼时,心里的喜悦难以言表。罗校长说也把她这个“大姐姐”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并以此教育他们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她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因此,她一直呼吁同学们都能关注灾区重建,为灾区的孩子们尽一份力!
与此同时,她还担任人文学院团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法学0802班班主任助理,她做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李阳疯狂英语助教、农民工小学支教志愿者、法院实习生等,曾获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奥运志愿者等称号,并于本学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她来说,荣誉并不重要,但它背后蕴藏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将继续沿着这条志愿、奉献的道路走下去,义不容辞的投身于需要她的地方。她说,“身为当代青年的一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们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延续下去,将微笑传递,让爱心继续。志愿服务,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