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Q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7Q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0月17日,以“关乎人文,化成天下;致知力行,止于至善”为主题的人文知识竞赛在我校小剧场举行。本次竞赛分为初赛与决赛环节,初赛报名考试人170余人,以笔试的形式择优选拨出30名同学决赛决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人文魅力,今年的决赛形式采取登台展示、同台竞技的方式进行,改变了以往专家面试的单一选拔形式。
竞赛以《论语》“孝悌”彰显“孝为先”拉开序幕,以《尚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结束语,鼓励同学们“致知力行,止于至善”。整场竞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以考察学生禀赋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为重点,凸显传统文化之于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作用。题目既有《论语》《孟子》《左传》等传统经典,又把经典用活。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分别对应《论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让学生既感受到总书记用典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教育学生要寄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既有嵇康的《广陵散》“广陵”指今天何地之类的古代地理题,又有央视《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伴奏音乐出自哪首古曲之类的古典音乐题。既让学生发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即兴演说,又让学生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阅兵为主题,创作古体诗。
参赛的6支队伍以经过必答题、联想题、抢答题、即兴说理、古体诗创作等环节,经过两轮激烈的比赛,来自计算机学院、运输学院、理学院、语传学院5名同学组成的第五组获得一等奖,其他队伍分获二等奖与三等奖。一等奖将作为我校代表队参加本年度的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在往年的北京市比赛中,我校在87只参赛队伍中曾获与清华大学并列第7名的成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贺严老师点评说,竞赛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又彰显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高尚的人文情怀,对交大学生展示出来的传统文化正能量给予高度评价。中央民族大学万丽华老师认为,整个活动中穿插的古典音乐、书法表演与选手激烈的竞赛给评委与观众呈现出北京交大的人文精神追求与和践行。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学校成立以教务处牵头的竞赛委员会负责该项工作,人文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竞赛工作,文化教育中心召开多次会议,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命题老师反复打磨试题,紧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爱国主义与青年责任、紧密结合学校特点与学生实际,题目不怪、不偏,既能选拔学生,又能普及人文知识,提升人文情怀,达到展现学生人文风采、检验人文教育成果的目的。本次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生机与魅力,深刻体会优秀传统文化是须臾不可离的根与魂。
获奖同学表示,通过这次登台展示的人文竞赛方式,深深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带给自己心灵的滋养,希望更多的同学热爱传统文化,真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沃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一等奖自然出线,代表我校征战北京市比赛,各位同学信心百倍,已经进入备赛状态,为校争光,以优异成绩为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蔡红建、校团委书记秦思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立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张博、人文学院副院长杨蔚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并与文化教育中心部分老师担任评委。为扩大我校人文教育影响,活动来邀请了具有丰富人文知识竞赛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老师担任点评专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社等校外媒体应邀出席观摩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