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q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0年10月16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重生”灾后重建学术交流会暨设计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主设计楼隆重开幕,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主持召开。与会的各位专家对灾后重建工作做了及时地总结回顾,并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导。我校建筑与艺术系作为参加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单位,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并展出了多项灾后重建的设计作品。
建筑艺术系韩林飞教授在会上作了“妙法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发言,就如何从自然的破坏当中吸取经验,从人和自然的共生当中吸取经验,从人在灾害之后的重建中吸取经验等方面做了总结,并讲述了我系参展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过程。韩林飞教授强调: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强化低碳环保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采用新技术,同时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考虑建筑和资源互相协调。
建筑与艺术系的参展作品有集装箱住宅设计和德阳附近一个六千多平方米的城镇小学的重建工程等。集装箱住宅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希望避免震后人们流离失所,只能以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因为帐篷是一次性的,并且没有很好的物理性能,隔热保温都有一定的问题。此外,帐篷的塑料材料并不符合如今环保的理念。而集装箱住宅设计则是将临时性的设施和长久性的设施结合,既减少环境的污染,又能使人们灾后生活更加舒适,同时也作为对灾区援建的自然记忆。
德阳城镇小学在设计上运用了整体的结构、简单的材料和较低的建造成本,把学校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和疏散通道、避险场所以及室外的运动场地等结合起来,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交通组织和疏散的安全性,同时运用当地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并用不同的颜色处理表面,造型简洁。
此次“重生”灾后重建学术交流会针对近几年来我国灾害频繁,汶川重建尚未结束,玉树地震急需开展重建工作这一现象,呼吁各设计单位及建筑师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配合灾后重建工作,交流灾后重建经验,弘扬优秀建筑理念。本次交流会的圆满召开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灾后重建的问题,我校建筑与艺术系作为参展方将会继续努力,研究总结出更好的经验,为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