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 15个学科入围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02
教育部党组任命黄泰岩为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03
教育部党组任命王稼琼为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院部采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部采风

时间:2010-06-29 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刘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HCB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0年6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首个“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实验班”(隶属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实验班)在九教北307B举行了毕业座谈会。计算机学院于亚光副书记、于双元副院长、实验班教师团队负责人刘峰教授出席座谈会并分别讲话,对实验班的创办历程、培养模式、教学效果、毕业生去向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实验班的27名同学中,12名录取为研究生继续深造,13名同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其中4名同学在铁路就业,另有2名同学准备继续考研。
 
实验班是适应了国内铁路建设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应运而生。2007年计算机学院对该专业方向立项进行了调研及建设,2008年铁道部人事司规划该方向的课程和教材建设,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轨道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正式成立。近三年来计算机学院在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在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做了大量扎实的准备工作,首个实验班于2009年秋季学期顺利开班。
 
实验班的学生全部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6级中选拔产生,采用3+1的培养模式,强调在科研与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注重教学、科研和铁路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有机结合。实验班的教学全部结合国家级、省部级平台,以及国际合作项目、高水平科研项目,包括985平台“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技术”、863重大项目、ORACLE-交大铁路信息技术实验室、INTEL-北京交大联合研究中心等。
 
座谈会上每位同学均畅谈了自己在实验班一年学习期间的收获和感想:
 
(1)     对于教学模式同学们表示了一致的认同,以往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比较机械,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也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验班的学习中,充分接触了实际科研平台,并由老师手把手带领实践,掌握知识迅速而透彻,技术运用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2)     在课程设置上,同学们对其中实践性强的课程表现了极高的热情,例如,软件测试、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践、嵌入式技术等。此外,大家对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也表示了欢迎,例如虚拟化与云计算。同学们表示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大大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
 
(3)     实验班课程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包括学术交流、现场参观、科研平台实验,部分同学派出INTEL研究院实习,分组团队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等,同学感觉收获很多。
 
(4)     在实验班为期一年的学习中,手把手的引领指导、学院的重点关注、就业时的推荐帮助让同学们倍感小班制大家庭的温暖。在实验班分组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实验班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例如,在开班时间上,大四学期新增的课业任务与考研复习、找工作等有较大冲突;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因人施教,对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提高教学深度以充分挖掘其潜力等。
 
实验班的全体师生的共同配合努力为该方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铁路信息技术)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招生和开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在经历了实验班学习、考研、应聘、毕业这些人生重大转折的磨砺后,大家均表示收获最多的是自信,将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张婧亮HCB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