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K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为了使国家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科学技术部于2008年5月20日发文(国科函高[2008]89号),要求于5月22日开始在中科院数字地球中心建立每日集中会商机制,为国家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文件精神,应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要求,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派专家代表铁道部参加会商会。实验室高度重视,刘仍奎副教授、王福田高工率领自己的科研团队进行了全力配合。每日定时参加会商会,及时向指挥部提交灾区范围内的铁路网基础数据,余震及次生灾害(如泥石流、堰塞湖等)对铁路基础设备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分析结果。
实验室同时为铁道部抗震救灾办公室和防洪办公室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及时为铁道部提供受地震影响的铁路线路地理坐标数据,沿线的桥梁、隧道等重点设备分布图数据、宝成铁路沿线车站中心高程数据等重要基础数据;根据国家防总提供的34个堰塞湖坐标数据,为铁道部建立堰塞湖分布图,与铁路管界电子地图进行叠加,协助铁道部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制定应急预案;对中科院数字地球中心等单位提供的与抗震救灾相关卫星遥感和航空影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时提供给铁道部,并协助进行数据解析和灾害影响分析。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继续,重点实验室全体人员将努力工作,为灾区的抢险和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薛刚hUK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