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02
刘秀萍教授《思想的剥离与锻造——〈神圣家族〉文本释
03
第三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分享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9-12-0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温才妃

中国科学报头条:交通大学赛“交通” ——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侧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赛团队现场演示

北京建筑大学参赛团队现场演示

也许您曾经看见过幼童滞留私家车致死、花式人行道两个月后被拆的新闻,但也许只是停留几秒的印象,却没有再深入思考如何用科技手段防止小概率事件发生,也没有质疑过创意与安全能否美美与共。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中午11时,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洪亮的钟声响起,所有人暂停了几秒钟的讲解,“基于AR技术的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辅助系统”项目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丁子璐趁机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一上午的展示,评委、媒体来了一拨又一拨,相应地,他们的讲解也是一遍又一遍。

尽管来人并不都能听懂复杂的技术,但是每当丁子璐提到“10点05分,前方将要来车,此时列检工人佩戴的我们提供的AR眼镜上,将会出现‘小心来车’的提示,以防他们被撞”时,参观者不禁眉毛上挑。

“来车安全防护提示”只是他们技术当中的一项小应用,但已颇具电影大片的风范。除此之外,他们的车辆故障检测、评估未来风险、维修指导视频等设计,也吸引着参观者驻足。

这是11月23日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现场。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7所高校的参赛选手带着23件作品,在决赛的第一阶段尽显风采。

创意始于“足下”

也许您曾经看见过幼童滞留私家车致死、花式人行道两个月后被拆的新闻,但只是停留几秒的印象,却没有再深入思考如何用科技手段防止小概率事件发生,也没有质疑过创意与安全能否美美与共。

然而,在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现场,莘莘学子却将诸多交通领域的日常思考,变成了科技现实。

记者在现场看见,作品内容涉及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及控制、载运工具、大数据模拟与仿真、交通法规等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和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可行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成果。

有意思的是,这些精彩的创意都始于“足下”。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参赛项目“一种可翻转防攀越的新型交通护栏”就是学生们在国庆70周年专项活动上路执勤中,联想到路人攀爬栏杆,找到的灵感。

据介绍,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本届大赛以城市交通为背景,“面向智能、绿色、共享的综合交通”为主题,从智能创新、绿色节能、协同共享等角度展示大学生对城市综合交通的关注和思考。

比赛当天9点,决赛第一阶段海报展示评审在思源楼大厅紧锣密鼓地展开,场内观众如织,同时增设的网络投票环节,在线上“你追我赶”。由于第一阶段总排名最高的10项作品,将晋级下午2时的第二阶段答辩和展示环节,参赛团队为此铆足了劲儿。

作为大赛承办方代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聂磊表示,明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大赛的持续举办,为大学生探索交通领域的科学问题、树立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你追我赶”的赛况

“老师好!”见到有评委前来,身着藏蓝色警服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立刻挺直腰杆,右手敬礼。

上午的海报展示评审,无疑是活动的重头戏,各团队都格外重视,公安院校参赛选手的仪态更是堪称全场典范。即便是没有发言的成员,在评审中始终都保持着笔挺的站姿。

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谢瑾第一次参加校外比赛。可是,她和队友有关“幼儿园校车的儿童滞留报警装置设计”的展示,凭借萌萌的校车、小人,富有亲和力的讲解,以及紧扣社会痛点的选题,却吸引了最多参观者驻足。

回答评委提问时,谢瑾略微有点紧张,“之前参加校内赛时,评委们更多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帮我们提出改进建议,而今天站在北京高校赛场,评委们更多是从群众角度提问,为我们后期的改进开拓了不少思路”。

为了刺探“敌情”,“基于AR技术的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辅助系统”项目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单奕嘉还特意“遛”遍了全场,发现北京工业大学“基于驾驶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面向多用户主体交通设施评价——以交叉口新型人行横道设施为例”与自身的项目有几分“神似”。但细看,却又区别明显。

“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用VR技术构建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解决人行横道的交通问题;我们采用AR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结合,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单奕嘉说。

之所以采用VR技术,参与项目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李思宇是这样解释的,实地评估存在风险、安全等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微观数据捕捉不到,而通过驾驶模拟和虚拟现实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实际上,我们的驾驶模拟也是雇了出租车司机,约请了师生、朋友一同参与完成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最后他们发现大型交叉口和小型交叉口的人行横道线综合效用各有不同,前者为立体人行横道,后者为黄色人行横道,更能发挥作用。

高校科创的“小秘密”

看到记者到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专业学生连允菁热情地解释可翻转防攀越的新型交通护栏的原理。讲解的同时,她还道出一个“小秘密”。

“我们有一间50平方米的本科生实验室,有3D打印机、电焊等设备,这个护栏就是我们用3D打印制作而成的。”连允菁自豪地说。

在这间由大四学长牵头的本科生实验室里,诞生了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还拿下了2018年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金奖等奖项。

实际上,这样一间神奇的“教室”,对高校而言并不陌生。

“我们也有!”“基于AR技术的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辅助系统”项目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王恩泰笑着说。他所指的“教室”是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在此获得了设备、资金、场地等支持。

聂磊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通运输学院通过科研导师计划、学生科研立项、交通科技大赛等方式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自主科研兴趣和潜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科生进实验室与参加交通科技大赛的双重叠加,给学生带来的冲击不小。指导老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陈军华不断“自我否定”的风格,“让一开始认为做了两三处改动就可以且改动反馈不够及时的我们,领会到什么才是‘准时高效’。”王恩泰说。

“像今天这样的反复解答并不算什么。其实,这样的答辩,我们已经做了不下十二三次。”丁子璐说,几乎每一两周,陈军华就会组织硕士生、博士生充当答辩“评委”,而他们在台上则被各路问题“包围”。

“视频剪辑太生硬”“PPT和视频衔接不畅”“互动中要给队友一个眼神交流,不要太机械了”……在一遍遍“挑刺”中,王恩泰和组员们成长了,最终他们以优异的表现摘取了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桂冠。

《中国科学报》 (2019-12-04 第8版 校园)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