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历史与现实教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交通运输学院与学校同庚,是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教育的发祥地,为国家交通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在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院的中心工作。长期以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院班子认真思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中的关键症结、探索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魂、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要求紧密结合,给专业学习注入思想灵魂、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生动载体,构建人才培养的大格局,就像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讲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通过专业引导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每年众多报考我院的新生对学院的了解都还仅流于历史悠久、学科实力雄厚的浅层、粗略认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把个人未来发展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是我院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新生入学,书记或院长要
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国家命运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介绍学院的历史,让大家看到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介绍以我国著名铁路运输专家、铁路运输教育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先生为代表的众多老专家、老学者的生平,不但使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有了了解,而且在此过程中更加感受到老一辈人爱路报国的情怀;学院还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和运输设备馆,一件件文物、资料都是中国交通运输事业从原始落后走向领先世界的最好证明。近年,随着高铁逐渐成为中国名片和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我院多次邀请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发改委的领导、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参加高铁论坛、交通科技展等使学生不但有了更高的专业自豪感,更增强了对我国交通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意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
詹天佑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创始者和奠基人,我院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始终贯穿詹天佑爱路报国的精神,组织新生参观詹天佑纪念馆,学习詹天佑精神。在詹天佑基金会的支持下自2004级本科生开始设立詹天佑班,通过创建活动,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每年,我院就业的本科生中,有近60%的学生投身我国轨道交通领域,还有众多的学生赴西部、基层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天佑精神。
二、通过社会实践积聚正能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随着网络的无孔不入,学生在网上看到的负面信息较多,对在国家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建设者没有了解和亲身体会,所以他们有时会有“负能量”或“低气压”的认识。对此,我院下大力气搭建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身体会中国的现实国情、治国之艰,看到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能力的不足,以更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社会问题、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如我院团委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义务讲解活动已经坚持17年,荣获2014年北京市“首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学院还积极拓展宋庆龄纪念馆、学校校史馆等多个服务基地,使之成为广大青年认识社会、锻炼才干、志愿奉献的重要渠道。此外,每年的寒暑假学院都组织不同主题的实践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
为加强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红色“1+1”活动,如2015本科生党支部与北京铁路局丰台西站开展共建活动,党员和积极分子同学到丰台西站了解发展规划、日常运行管理,看到了众多党员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敬业奉献;丰西的很多领导和骨干毕业于我院,邀请这些优秀校友回校与同学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有切身体会,汲取成长的力量。今年7月1日,支部组织新发展党员来到中铁十四局京张高铁清华园标段,开展党日活动。京张高铁是助力2022冬奥会、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政治线,习总书记高度关注项目的进展;清华园标段又是其中的关键节点,施工的技术、环保要求高,工期短,地下结构复杂,没有亲身体会之前大家绝想不到短短的几公里有诸多的复杂问题,经过现场参观、讲解,大家看到了建设者们不畏困难、刻苦攻关的信心和决心。在施工现场,很多技术骨干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施工现场,为了赶工期春节也要加班,为的就是“这伟大的工程中也有我一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学们还对比了当初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和今天我们建京张高铁之天翻地覆的变化,心灵受到震撼,对入党誓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
三、通过一体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格局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交通运输学院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学院进行深入的思考,认为要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魂、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不断推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我院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率先在学校进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认证,全员老师形成共识,那就是人才培养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较高的人文素养。2016年,学院开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试点工作,在《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总体框架原则之下,制定了《交通运输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方案实施细则》。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各年级学生发展需求的特点,参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院班子和学生工作组深入探讨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在每个学生活动项目的设计中不但要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而且要融入学生毕业时在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方案》和各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相呼应,形成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网络,改进专业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形成协同效应。
学院一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老师们要把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每年对毕业生评选的“我最敬爱的老师”和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和宣传,树立教书育人的榜样。如铁道交通系的魏玉光老师,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在日常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精神上引导学生。他把自己到非洲原坦赞铁路调研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们,让大家认识到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在非洲造成的贫穷落后的恶果,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我院众多老师,自海外学成归来,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告诉学生,要抓住国家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投身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真正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不辜负生活、成长的这个时代。
通过全方位的努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在逐步提高,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为国家交通运输以及社会各项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