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合作交流 院部采风 菁菁校园 校友动态
师者 学子 校友
交大讲座 学术会议 思源书香
电子校报 校园电视 在线广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编者按】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自2015年起,以杨丽辉同志为代表的小桥工程团队承担了“小桥工程”项目的筹划、设计和实施工作。先后数次组织团队赴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等偏远地区进行勘察。团队成员冒着道路塌方、山坡落石、道路险峻等危险,克服了资金和技术等困难,落成了富宁桥、和桥、木桥、明月桥和星寨桥等五座公益桥。目前还在筹建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公益桥项目。小桥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师生涉水上学的难题,为桥址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古厝》一书所作序中写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北京交通大学古建筑结构研究所团队,在杨娜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结构监测与状态评估研究,十余年如一日,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地为我国古建筑的健康做出了持续而努力的付出。兢兢业业,勇于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古建筑结构研究所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国家重点保护工程。重要古建筑具有重...
辉煌的历史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是保障我校物理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团队,是我校理学平台的重要支撑。负责全校理工科30个专业,约3000本科生的基础物理教学任务。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一直是国内领域中的引领者。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等辉煌成绩。获评首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荣誉。科普工作获国家9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
在中国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为全球化和全球公共治理提供强大动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背景下,我校有一支72名英语教师组成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他们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勇立教学改革潮头,日夜奋战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为提升我校学生英语语言硬实力、国际视野巧实力、文化交流软实力,勇于创新,敬业奉献,成果卓著。追梦赤子心不变,烛尽夜明终无悔。现代技术融入赢先机我校大学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在适应改...
刘姗同志自1999年7月来校工作至今,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一、严谨笃学,充实自我,提升教学能力自主学习直至熟练掌握所有基础的办公软件和音乐剪辑软件,为更好地制作教学课件和舞蹈编创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参加舞蹈研讨会,聆听专家论坛,观看舞蹈专业课汇报,了解舞蹈最前沿的动态。有意识地拓展舞蹈专业学习领域,学习了踢踏舞、街舞、瑜伽等课程。进修了...
自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隧道诞生,尽头那道曙光就永远吸引着人们翻山越岭、跨越江河。翻开中国隧道建设追光逐亮的辉煌一页,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工程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正在不舍昼夜、勤勤恳恳地攻克难关,为创造中国奇迹,走向世界前沿,不断擦亮基建这张“国家名片”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导言谭忠盛,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他一直针对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
冯国臣,自1997年7月到北京交通大学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建设工作。连续23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连续20年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0年来,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高校师德标兵;北京交通大学育人标兵;北京交通大学“三育人教师”、“三育人”标;多次被评为毕业生“我最敬爱的老师”,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期...
2022年2月4号,插上微光火炬的“大雪花”用一场中国式的浪漫惊艳全世界。此后,冬奥健儿在不同赛场不断传来捷报,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这里面,无论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大雪花”,还是高山滑降项目成功完赛、获得国际奥组委主席巴赫先生礼物的徐铭甫,钢架雪车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站上领奖台的闫文港,速度滑冰项目打破冬奥会记录、勇夺金牌的高亭宇,这些都离不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
94岁的张国伍教授在交通运输界是颇为知名、备受爱戴的学者。在他致力于交通运输问题研究领域70年,无论是从事交通运输事业的实践还是对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无论是对交通运输问题研究的广度还是对交通运输问题研究的深度,无论是对交通运输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还是对交通运输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无论是对交通运输基础理论的建设还是交通学科的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科研队伍的建设还是天下桃李的成长等,在交通事业的不同角度都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