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我校举行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大会
02
我校举行环境学院成立大会
03
我校新增“智能运输工程”本科新专业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2-03-10 来源: 作者:高雅 王璐

中国交通广播:钟章队委员:新基建助力传统轨道交通建设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交广会客厅》,就两会热点问题与主持人高雅做深入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也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我国交通高质量发展 建设成为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需要我们的冷静思考。

交通新基建需再发力

钟章队表示,去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数字交通,另外一个,是交通的新基建,那么在这两个文件当中,它对道路交通,和水路交通,在数字化转型,低碳转型这块,做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但是在铁路或者是在整个轨道交通这块,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力,特别在高速铁路这块,如何实现新基建,今年2022年或者是十四五当中,我想一定会出台的智慧铁路、智慧地铁或者智慧城市轨道交通,怎么搭建,这个是需要在全国统一的一个指导意见,所以我今年,就根据这个我写了一个提案,主要是几个方面发展的路径,轨道交通的新一代的基础设施需要在国家层面得到支持。

目前我国的交通水平

中国的交通一个很重要的发展专项是综合立体,单一交通,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交通,已经基本上满足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尤其是在换乘的时候,比较低效,那么这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节点的时候,需要一个转换,比如说从机场下来以后,我们能不能尽快,用一种快速的交通方式转换到其他的地方,这就需要有一个市域铁路,到了城里面以后,我们又需要一个地铁,地铁以后,我们可能还需要电动自行车,这样形成一个大容量的高速的一种交通,同时也会存在中速的,慢速的,甚至步行的,这样的一整个的一套交通系统,那么我觉得这样的,快,中,慢,这样衔接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一套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难点

其实交通它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都要打通,比如说投融资的模式,那就会很不一样,地铁的投融资模式和高铁的投融资模式,以及市与铁路都不太一样,所以各方的主体要能够坐下来把这个事情谈清楚就很不容易。另外一个,就是技术装备方面的,地铁有地铁的技术标准,高铁有高铁的技术标准,至于铁路,它也需要有一套技术标准,那么这个标准究竟是往哪靠?如果是要实现互联互通,要融合发展,你必须在标准这块,有一些妥协折中考虑,这样,我们的技术装备、运营维护,就都可以共享打通数据交互。

京津冀四网融合切实方便三地百姓出行

京津冀地区,我们多个城市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ETC交费,尤其是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实惠,最便捷的就是我们的换乘系统。在售票这块实现了一卡通,实行大区域的这种多城市之间的联网、安检、货物检查,实现高铁和地铁之间的一个联合的互检,互认,缩短我们的时间。

新一年履职规划

我们从事轨道交通行业来说,如何保投资,稳投资,是很重要的。未来,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应用,我们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建设,包括充电桩,包括换电装,这些设施,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我们作为委员,最关心的要高度关注的一些事情,跟国家的发展进一步的建言献策,到一些基层去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后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复杂发展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国际物流体系的冲击,以及逆全球化思潮为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将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置于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而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格局,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才能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