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我校举行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大会
02
我校举行环境学院成立大会
03
我校新增“智能运输工程”本科新专业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2-03-02 来源: 作者:任淑云

【冬奥与交大】海淀报:用责任和爱心『点亮』志愿精神

为做好冬奥志愿服务工作,从1月25日起,清河站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正式上岗,全心全意为乘客们提供信息咨询、义务指路、秩序维护、应急救援等多项志愿服务。他们用灿烂的微笑、温柔的问候、周到的服务点燃冬奥热情,向人们传递着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魅力。

用专业的志愿服务助力冬奥

作为生命缘志愿服务总队创始人,钟競涛身后有一长串“名片”: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市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师、北京市应急志愿者中级培训师、北京市地铁集团五星级志愿者、北京优秀控烟志愿者、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从2009年开始参与志愿服务,2016年创建生命缘志愿服务总队,目前她累计服务6300多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已近17000小时。

此次为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她带领团队志愿者服务在清河站及首都体育馆外围,为过往市民和游客提供周到、热情、专业的服务。2月5日晚,中国健儿首金诞生时,钟競涛正在岗站值守,听到这一消息后,她流下了激动和骄傲的泪水,动情地说:“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我们志愿者也要不负使命,用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服务,为他们加油呐喊,为祖国增光添彩!”

钟競涛介绍,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在冬奥会基础上,她将继续带领团队志愿者,大力普及冬残奥会知识,让更多人解冬残奥会。

享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和满足

王建是生命缘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也是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

“非常荣幸成为2022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工作任务并不繁重,但需要细心与耐心。”

从1月27日开始,王建在清河站正式“上岗”:打扫卫生、装饰站点、发放物资,这些成了工作日常。作为志愿团队中的“老大姐”,王建每天还担负着帮助年轻志愿者掌握服务礼仪和普及冬奥知识,提醒大家按时做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杀,认真写日志,记录下每天点点滴滴等琐碎事宜。爱操心的王建,每天下班前,会认真检查电源插座开关是否关闭,门窗是否锁好,确保安全才离开。

王建说,作为一名“双奥之城”的志愿者,虽然感觉到身体累,但心里还是非常满足和享受的,享受冬奥会带来的激情和快乐,享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让大家在场馆之外感受冬奥

来自甘肃庆阳的惠大城,是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冬奥会志愿者通道刚开始开放时,他和朋友第一时间申请做志愿者。“进行筛核选拔后,我成功入选并成为一名北京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

惠大城介绍,他的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宣传冬奥,活跃冬奥氛围、观众引导,以及一些日常工作。为了宣传好冬奥,志愿者们发挥创意,精心设置一些互动游戏,如猜冬奥知识,赢小礼品;与传统手工艺人一起教大家捏泥人冰墩墩;甚至有时志愿者们变成吉祥物,与市民一起合影留念。

“不同于场馆内的志愿者,我们的志愿活动不在于专业运维,而在于热情服务,我们用力所能及的热情在场馆之外,去给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进入场馆内观赛的市民或者旅客营造冬奥的氛围,让大家在场馆之外了解冬奥、感受冬奥。”

一道“志愿蓝”,点亮“温暖情”。点滴之间,城市志愿者们用责任和爱心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如今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序幕,城市志愿者们将会继续延续“心”的精彩,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