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年度重点工
02
北京交大留学生:四海同心“战疫”,万里同频“上课”
03
学校多举措做好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和外籍教师跟踪服务工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0-02-26 来源: 作者:邱乾谋 许卉 邓菡

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大学第一课 相聚在“云”端

        首都高校近日陆续开启新学期第一课。虽没有往日熟悉的上课铃声,但身在全国各地的师生们,坐在屏幕前,共同开启“云端课堂”。直播、录播、慕课平台……各种各样的网络课堂形式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知识殿堂,停学不停课、延学不降质。


北京大学
67万元 2234份快递助力贫困生“云开课


        2月17日,北京大学进入了线上开课状态。在一间教室里,数学科学学院的赵玉凤老师正在黑板上书写数学公式,这是“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现场。

        和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室里没有1名学生,这是授课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课程采用的是教室授课直播——教师利用智慧教室系统,在教室按课表时间上课,以网上直播的方式播出,学生在北大视频直播平台上同步学习。教师同时在网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答疑,课后学生还可以观看视频回放。
        本学期,北京大学4400多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将采用直播、录播、慕课、视频会议、专属定制(SPOC)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期开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北大共有37门直播课堂课程,涵盖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法律、经济等学科。
        线上授课之初,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和各院系就逐一对2234名经济困难受助学生线上学习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解,发现其中有132位经济困难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或是网络。学校为这部分同学配置了电脑、手机网络等移动终端,并花费了67万元为2234名贫困学生每人补贴了300元的“网课流量费”,让这部分学生实现了在线学习无障碍,保证有条件做到不停课、不停学。
        此外,为了鼓励学子们在新的学期中奋发向上,北大还为这2234名学生每人寄出了一封慰问信,并附送了口罩。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照顾贫困学子的同时,北大还第一时间联动各学院,为12名因疫情原因突发经济困难的同学发送了2.2万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好久不上课了 还是上课有意思


        2月17日早上8时1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海洋生态学专业学生李晶在昆明家中的书桌前,满怀期待和好奇,点开国科大课程网站直播教室,同步打开ONENOTE笔记界面,将电脑分屏显示,做好听课准备。此时,在距离昆明两千公里外的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科大博士生导师、《海洋与气候变化》授课教师张荣华也进入直播教室,完成课件的最后调试。8时30分,国科大2020年春季学期准时在“云端”开课。
        心理学系《情绪心理学》课程排在2月18日开课。授课教师李勇辉特意在湖南怀化的家乡借了一间空荡荡的中学教室。他说,“看到教室里的桌椅,会让自己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在教室里架好两台电脑后,他通过手机热点连网进入国科大课程平台,一台电脑用来呈现课件,另一台用于微信群和学生随时提问互动。
        让李勇辉更满意的是课堂互动效果,“同学们回答问题很踊跃。”李勇辉说,不同于现实课堂面对面问答,在微信群里,一个问题提出后,不用点名,十几个答案会几乎同步地出现在屏幕上。“现在的学生更喜欢使用社交工具,没有顾虑地匿名表达看法。这种互动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促进交流,促进思考,同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和李勇辉一样,给自己营造上课氛围的还有《资源环境化学与工程》的主讲老师公旭中。“今年是我第9年在国科大上课,以前从来都是站着上课,不习惯坐着讲课。”于是,他把笔记本用打印机包装箱架高,变成了“模拟讲台”。“站着上课有感觉。”公旭中说。2003年非典那年,公旭中正在读研二。这次开课伊始,公旭中便和同学们分享了当时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非常时期,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应该放在第二位,而疏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则是第一位的。”
模拟教室、模拟讲台,《心理多元统计与分析》主讲教师陈毅文更是在家中架起了小白板,模拟黑板。“果然科研人员当上了主播,很可能是朝着百万粉丝去的。”心理学系教学主管刘恬恬在朋友圈里调侃。
        “好久不上课了,还是上课有意思。老师对着镜头向我们招手,非常可爱。”生命科学学院的任艺把电脑连到家里的电视上,上了春季学期的第一堂课——《分子神经生物学》。“这样上课还是头一回。”任艺发了条朋友圈。“可能是许久没上课了,现在上课精神非常集中,也更珍惜上课的时间了。”他说,下了课,也会复习课堂笔记。在家里,基本保持着一天看一篇文献,对课题了解也更深入了。“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连续看这么多文献,现在正好没别的事,可以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
        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要求各院系对远程学习受限的学生情况全面摸排,“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一方面评估远程教学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提升教学平台多媒介播放的兼容性。


北京化工大学
隔屏不隔情 
书记、校长带来“暖心”第一课


        2月17日上午8时30分,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点,纵然相隔万里,但是北化人齐心开启了网络“第一课”。北京化工大学全校师生第一堂课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课,校党委书记袁自煌,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谭天伟通过跨越空间的网络平台为身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北化师生员工授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新钢主持开学第一课。数万名北化师生共同在线学习,同期网络浏览量最高达69.4万人次。
        “这堂公开课不仅是一次具体任务的部署,也是一堂北化奋斗精神的宣讲课,一堂吹响学校防疫阻击战全面总攻冲锋号的动员课!”网络的一端,袁自煌先向疫情发生以来坚守在学校防疫工作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这是全体北化人共同参加的一堂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特殊党课,一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政治理论学习课,一堂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社会实践课。
        谭天伟以“崇德修身勤学问,共克时艰战疫情”为题,从“做好防疫”“上好课、读好书”两个方面,为身处各地的全体北化工师生带来开学第一课。他指出:“这是一次特别的新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把大家暂时隔开,但是无法隔离北化这个大家庭。”
        课后,北化师生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通过网络这种特殊方式上开学第一课,虽然隔着屏幕,但仍如身在校园、倍感亲切。“我们在家,我们很好,请母校放心!”“同心战疫,我们必胜!”“一个都不能少!”成为广大北化师生在完成这特殊第一课后最强烈的心声。
        国家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学校化学学院教授杨屹在听完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后说:“从教近30年,今天是第一次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同时也能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和进步,为高等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教育部长江学者、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杨卫民表示,这堂课应该是北化师生参与人数最多、地域最广、形式最独特的一次课程。听过此讲,北化人不但对学校目前的防控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决心。作为一名教师,他和同事们将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开展好线上教学科研活动,做到停课不停教,与全体师生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开学第一课上, 袁书记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看到了学校防控疫情的决心和力度。谭校长最后一句‘开学等你们回来,一个都不能少哦’,使身在黄冈重灾区的我流下感动的泪水。” 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卢京在听完这堂带着“温度”的开学第一课后表示,这堂不同寻常的开学第一课,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对他和每一名目前无法返回校园的北化人传递出的关爱和关心。他也表示,希望在疫情结束回到学校后,立足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将来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交流学习的北化工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朱啸闻也聆听了这不同寻常的一课。他表示,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疫情防控而变得格外与众不同。虽然自己身在国外,但依旧时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民族面临危机时的团结和勇气。在每一次危机中,总有无数个“中国奇迹”的出现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作为一名正在国外求学的普通学生,他表示会更加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
老师变主播 学生成粉丝


        2月24日,中国政法大学正式迎来了首个“线上开课日”。在“开学第一课”的全校动员下,学校师生依托网络平台,正式进入了2020春季学期在线课堂教学时间。身处天南海北的法大师生,于同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收听收看了“开学第一课”。老师纷纷变身“主播”,学子化身“迷妹迷弟”。
        “同学们,老师喊你们上课啦!”课堂开始前,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所副教授刘丹在群里向学生们发出邀请。“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很特别,也感觉很神圣。”刘丹说。班里有一位湖北同学,课堂一开始,刘老师便代表全班同学问他:“有什么事需要大家帮忙的,一定和我们说啊,我们就如同你的亲人!学习上量力而行,一定要守卫好你们全家人的健康。”在这样一个温馨的氛围下,课堂进入主题,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深化国企改革问题。最后,刘老师在学习通上给大家发了问卷,询问大家目前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学习工具情况,以及大家是否还适应当前的学习状况等,大多数同学回答都还比较适应。
“同学们一如既往地热情高涨,老师们在‘主播’岗位上‘再就业’的热情更高涨。”法学院副教授张力说,虽然还没轮到自己直播,但他已经采购好了支架等直播工具,测试了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Welink、cctalk等各种软件,万事俱备,就等整装上岗。“课堂面授与网络授课都只是形式,教育的实质是用教师的独立思考去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尤其在网络时代,只有思考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值得庆祝。”张力说。
        国际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讲师车路遥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和《国际技术转让》两门课程均通过哔哩哔哩动画网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原本担心无法像教室面授课一样与同学充分互动、课堂比较沉闷的现象并没有发生。同学们发弹幕互动十分积极,比平时课堂讨论更加热烈。
        “开学第一天的上午是英语与播音主持课,课堂气氛比想象中的活跃。”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2019级学生陈浩楠说,开学之际,正值疫情攻坚克难之时,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保证抗“疫”的同时,又满足了学子对知识的需求。网课,改变的只是传播的形式,不变的却是内核的知识。
        “比起在教室里疯狂打字记笔记,上网课给了我一种全新体验。首先是听录播,可以回放、暂停,让我全无后顾之忧,可以细品老师的每一个句子。用手机放录音、用电脑翻看PPT,使学习更加方便。而直播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不容易,外教在美国凌晨给我们直播讲课,老师们耐心摸索直播方式,尝试多个平台,准备多种授课方案。这一切都让这个特殊的新学期充满了温馨与动力。”法学院2019级学生吴佳妮说。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中国政法大学开设本科生课程、双学士课程、少数民族预科班课程共计1644门次,其中有1188门次课程是网络课,开课教师达662人;开设643门次研究生课程,其中选择线上授课课程483门次,线上授课课程选课共14391人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听课方式变了 但听课感觉没变


        2月2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线上开课。本学期,北航共开设2188门次本科生课程和891门次研究生课程,将采用录播、MOOC课程、推送学习资料、直播授课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期开展。授课教师通过学校课程中心、腾讯课堂、MOOC平台、微信群、北航网盘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开课第一天,北航老师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课堂形式,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知识殿堂。

        上午10时,新主楼C704,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杨超正在讲授“航空航天概论”。“这学期需要上这门课程的超过2300名学生,涉及全校两个校区的一、二年级学生,共30个教学班,可以说是量大又面广。”作为航概课程组组长的杨超表示,授课团队采用“双MOOC+微信群+”的形式,在MOOC平台上授课,在微信群辅导,并进行课程管理,同时利用腾讯会议为学生答疑。

        为避免全直播的带宽拥塞和录播的单调乏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老师丁水汀确定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开展教学。首次课前半小时直播,师生彼此熟悉,讲述全课程的概貌和需掌握的知识要点。之后播放前期录制的视频PPT课件;期间收集学生问题、总结作业问题,网络允许的情况下,分别在第三次、第五次、第八次课的前半小时直播互动解答问题。通过课程微信群和QQ群的交流互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全方位提升课程培养效果。面对新的授课方式,丁水汀做足了准备。“一节课连续录了二十几分钟,可能因为结尾一点没有讲好导致整个录制的课程作废,只能重新再录直到满意为止,录课时间可能需要课堂教学的3至4倍。”

        “在这特殊时期,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你就要想各种办法和学生互动,你要和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谈生活、谈理想、谈音乐,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自动化学院老师唐瑶所讲授的课程是“模拟电路”。她利用网上优秀的公开课视频资源,配合视频,利用微信和录音指导学生学习。课程微信群建立后,唐瑶在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各位同学,大家好!请大家记住这特殊的一天,我们从未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学,我们停课不停学。希望大家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除了读书,也好好思考一下,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否能挺起中国的脊梁?让我们向在这场疫情中所有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致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期待我们在庚子年的春天里校园相见!”唐瑶的话真情又动容,学生们纷纷在群里呼应。“我的课上有很多这样的互动,这样能够拉近师生彼此的感情。”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老师路辉讲授的课程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周一和周三,路辉都会在腾讯课堂采用录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上午9时35分,路辉开始在微信群里提醒学生签到,准备正式上课。为了做好线上授课,路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录播视频的时间规划好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节点。每段授课视频结束后,路辉都在微信群及时向学生提出思考、做出总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路辉对自己的课程PPT要求很严格,“有时候5分钟的授课内容,我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录课结果。”

        除了学好专业课,每天“宅”在家,锻炼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经过近半个月时间的学习和准备,在如期开课首日,体育部老师陈媛的“瑜伽”课正式上线了!在课前,她专门把家中客厅开辟出空间,“排兵布阵”准备大展拳脚。在课上,她带领学生对瑜伽的每个分解动作进行学习,通过视频分享、线上讨论的模式,插入提前找好的训练视频,带领学生进行身体练习。

        屏幕这边,学生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一边认真专注地记,与老师“云讨论”,与同学“云交流”激动又新奇。

        “开课前,我发现所有课程安排里航概是最复杂的一个。当今天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上了一节航概后才发现,每一个安排都有每一个的意义和领悟,MOOC和学堂在线的教学课程真的精彩纷呈。老师以航概课的形式告诉我们,北航人要做走在前列的人,课上的每一个知识是我们作为北航人的知识基础和底气,课后的关于祖国乃至人类社会与空天探索和宇宙奥秘的讨论,更是给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建立了一个宏大的格局。”冯如书院本科生张涵怡表示。

        “老师讲解很生动!开头就用几组数字将我们引入课堂,即使隔着屏幕也觉得很亲切。老师用亲身经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通识课。在特殊的时期,老师用特殊的方式把知识从千里之外传授给我们,即使宅在家里,依旧能感觉到温暖。”冯如书院本科生马凯表示。

        “听课方式改变了,新鲜又有趣,但听课的感觉没有变,认真又细致。这让我感觉到虽有疫情,但每名同学都不放弃学习的希望和向上奋发的热情,这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的珍贵。”飞行学院本科生邵昂昂说。


北京交通大学
万余师生云端开学第一课


        2月24日,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交通大学在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第一次敲响了“云开学”的铃声,将课堂转移到了雨课堂、MOOC等多个网络平台,1万余名师生云端集结,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线上开学第一天,学校党委书记黄泰岩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与几名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校长王稼琼“云端”听课,通过大屏幕实时查看当天课程的各项数据和教学动态,并与师生连线交流网上教学的体会和感受。
        《电气系统》的“云端课堂”上,同学们说一见到屏幕上的黄辉老师,就倍感亲切。在正式开课前,黄辉与同学们预演练了3种方案。她说,要努力通过实时交互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打折扣,做到真正的“实质等效”教学。
        “此前我们花了半年时间录制了83节大学生慕课,撰写了5万字的综合专题研究报告示例,没想到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马忠这学期讲授《财务管理》课程。他认为,网上教学对老师来说虽然是新挑战,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也是以后发展趋势。老师们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掌握更多新工具。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老师谢君说,为了适应网络教学,有些老师早晨8点就开始备课。目的就是尽早地适应网络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为了更顺畅地直播,他准备了三台电脑加一部手机,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同时开放,如果任何一个平台卡滞,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切换。
        虽然没有往日熟悉的上课铃声,但身在全国各地的交大学子准时坐在屏幕前,赴这一场“云端课堂”之约。“我家在武汉,曾担心疫情会影响到课程。这些日子,老师们一直关心我的情况。通过‘在线教学’拉近了我和老师、同学的距离。尤其是翻转课堂和线上互动,增加了我在线学习的乐趣。”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林伟琛表示,即使与学校相隔千里,但依然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
        北交大打好线上教学资源保障“组合拳”。学校开学“在线第一课”网络课堂,本科生共有142个,73门课程,参与学生8153人,使用直播的课堂35个。研究生共21个网络课堂,18门课程,17个课堂采用直播。


北京邮电大学
开学第一天线上教学401门次


        2月24日上午,北京邮电大学举行远程线上教学开课仪式,正式开启新学期线上教学模式。校长乔建永以“用反思与努力迎接春暖花开”为题,为全体师生讲了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的第一天,北邮线上教学401门次,涉及教师252人,线上教学参与学生23144人次,各项线上教学工作有序展开。
        屏幕共享、视频通话、爱课堂收发作业、雨课堂直播签到、多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多形式互动研讨……开课第一天,首次尝试在线教学的老师们在前期精心准备、反复测试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教学工作。
        主讲《电子电路基础》课程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表邓钢示,虽然在上周试播时已经和学生一起试验过多个直播平台,但在正式上课前还是比较忐忑。不过直播开通后,看到同学们热情的问候和积极的响应,他很快进入了状态。
        而在另一端,学生们准备好电脑、Pad、手机,安装好播客户端,收拾好干净整齐的书桌,定好上课下课闹钟……课上分秒必争,唯恐错过知识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楼姝介绍,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十分热情,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不少平日里害羞的同学更加大胆地提出了在学习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而老师通过弹幕等功能也能更加方便地了解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把内容讲清讲透。
        线上教学还使“课程表”更加灵活。有不少同学选择在课余时间去其他课程的直播间旁听,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宽眼界。电子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陶宇航认为,第一次在线上授课,没有熟悉的教室,没有亲切的板书,一块屏幕将老师和学生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全新的授课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中国农业大学
115年校史上首次“云开课”
首日297门课程顺利开讲


        2020年2月2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115年农大校史上首次“云开课”,必定让所有农大人永远铭记。
        24日上午8时,学校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院士沈建忠以及副校长王涛 4位重量级“主讲教师”登场领讲,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时期,农大学子云集合,共上“新学期第一课”!同时,2020年春季学期开课的第一天,297门课程也如期开讲了。
        “疫情虽然阻挡了我们回京的脚步,但阻挡不了我们对从四面八方奔赴抗疫一线‘逆行者’的崇敬,阻挡不了对彼此的关心与祝福。自古多难而兴邦,疫情打败不了中国人民。等到春暖花开,东风终会散尽疫情的阴霾,那时我们又能重聚燕山脚下,书写青春年华!”学校农学院本科生田金翔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学校采取“云集合”在线共上“第一课”恰当其时。在四位老师的讲解下,身在各地的农大学子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了进一步的专业认知,也更深刻感受到了疫情当下全国人民所做的努力,以及学校的要求和期待。
        生物学院副教授周波表示,在“第一课”课堂上,姜书记、孙校长和王校长的讲话鼓舞人心、温暖人心,学校师生团结一致,共抗疫情,体现着“解民生之多艰”的担当。沈院士从专业角度为师生解读了动物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加深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实行延期返校、网上开课,这是面对疫情新的尝试,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一次积极探索。他也在抓紧时间备课,为25日他的第一场直播课做好准备。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教学按照“延期返校,正常开课,转变教学模式”的原则,鼓励老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春季学期将开设2425门次课堂,开课第一天开讲的297门次课程涉及任课教师226人,选课学生15207人次。大部分教师早于两周前就开始做教学准备。
        开课第一天,教师运用了课程伴侣、雨课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授课。其中采用多种方式组合授课占146门次,达49%,涉及任课教师106人,选课学生5799人次;利用单一平台如课程伴侣、雨课堂授课的151门,占51%,涉及任课教师120人,选课学生9408人次。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第一天所有课程均顺利完成。基于雨课堂的上课学生统计数据,学生到课率在95%以上。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