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第八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揭晓,经过学校申报、现场展示和集中评选等环节,我校《织桥通衢——乡村公益小桥铸魂育人》获评乡村振兴育人项目。
这是教育部首次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中评选乡村振兴育人项目,也是我校继《发挥学科优势特色 扎实有效推进扶贫工作》《深耕畜禽粪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之后,第三次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此次获评的乡村振兴育人项目,源于我校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在巴彦乌楞嘎查修建乡村公益小桥“连心桥”工作。2021年,针对科左后旗巴彦乌楞嘎查乡村要道夏季洪涝导致交通阻断、农田减产等问题,我校土建学院杨丽辉老师“织桥通衢”团队、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学校派驻科左后旗挂职干部李燕华同志和驻村第一书记包涵同志共同参与,勘探、设计、筹资、建设了连心桥。桥梁的落成让当地老百姓彻底摆脱了洪涝困扰,便捷的交通也让嘎查村农副产品更好的走出乡村。该项目不仅为科左后旗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还积极探索将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立德树人大课堂,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工科人才,构建了乡村振兴与学校育人“双向赋能”的模式。
“织桥通衢”项目始于2015年,八年间,杨丽辉老师团队跨越6万余公里,深入偏远乡村20余个,建成公益桥小桥6座,都位于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500余名本研学生参与其中。在“织桥通衢”项目中,团队始终秉承“知桥·植桥·祉桥·智桥”的价值理念,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交通强国最后一公里”的征程上知国家所需,植乡村小桥,祉国计民生,志交通强国。项目不仅练就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实践技能,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更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人才。
责任编辑:李雪 袁思渝
审核:袁芳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