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思源 交融 创新——留学的价值与共同发展”留学生校友论坛在北京交大举行。教育部国际司留学工作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国际处等上级单位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副校长陈峰致欢迎辞。

陈峰对各位留学生校友不远万里回到母校参加120周年校庆活动表示感谢,回顾了校庆前走访蒙古、越南校友的情况,对留学生校友未来的发展寄予祝福。

教育部国际司留学工作处毛冬敏副处长代表教育部国际司对我校12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并深刻阐释了“思源 交融 创新”在来华留学工作中的体现。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华事物部孙晓蒙主任介绍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对此次留学生校友论坛的主题“留学的价值与共同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次论坛邀请了1966年-2016年横跨50年的12位留学生毕业生重返红果园,分享北京交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不同时代的不同情怀。留学生校友论坛分设“思源传承”、“道路无限”、“交融发展”、“创新创业”4个专题。

1966年毕业的越南校友陶仲盛学成回国后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特别对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表示钦佩之情。新一代越南留学生校友则分享了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之情。

1983年毕业的赞比亚校友弗莱迪是坦赞铁路留学生中的代表,他回顾了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以及事业发展的历程。当他听说母校正在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养人才时,不禁感慨中国对非洲交通发展提供的无私帮助。

2009年毕业的蒙古国校友阿图尔,现任蒙古国交通运输部铁路、海运政策协调司司长,他从中蒙俄“经济走廊”谈起,展示了中国与蒙古合作的前景及对交通人才的需求。
最后,美国毕业生杰西、法国在校生许珍国等中国创新创业政策的受益者,介绍了留学生在中国创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论坛期间,越南校友会和蒙古国留学生校友会分别向母校赠送了120周年校庆礼物。
北京交通大学从1954年开始培养外国留学生。2016年秋季共有来自93个国家的7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