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12-07-17

袁保宗教授从教六十年暨八十寿辰庆典举行

发布时间:2012-07-17 08:32:44

 Pv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合影.jpg
 
2012年7月11日晚,中苑宾馆静苑厅里鲜花绽放、欢歌笑语,计算机学院在这里为我国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我校袁保宗教授举行了“袁保宗教授从教六十年暨八十寿辰庆典”。我校校领导宁滨、高福廷、高艳、陈峰、余祖俊和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研究员、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杜林校长以及学校相关学院的院领导等参加生日庆典。庆典由计算机学院院长钟章队主持。
 
宁滨代表学校向袁教授祝贺生日。陈峰代表学校向袁教授颁发了计算机学院“荣誉院长”的证书。袁教授的开门弟子阮秋琦教授简要介绍了袁教授的简历及主要成就。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赵耀代表全所师生的老师向袁教授和夫人献了鲜花。 
 
袁保宗教授在讲话中回顾了求学和人生经历,对学校、学院和信息所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给他送来生日祝福的领导、朋友、同事和学生们表示真诚谢意。
 
附:袁保宗教授简介
 
袁保宗教授,1932年7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现吴江市)黎里镇。1950年,考上了中国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电信专业学习,1953年提前一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6年,他被选派为留苏研究生,赴前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电信系学习。师从前苏联无线电科学的奠基人,著名老科学家李斯托夫教授,从事信息论及其应用的学习和研究。他在信息论的学习和研究中看到了自己一生将为之奋斗的目标及方向。他的研究论文是“分析和综合电话系统(声码器)的性能分析”。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语音处理的科学家之一。196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前苏联副博士学位后,回到了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任教,致力于信息论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室的筹建。 1961年,在铁道学院首次开设了国内最早的信息论基础课程。在科研方面,袁保宗教授先后承担了“谐和式声码器”、“‘7311’数字电话保密机”等国家级、部委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二十余项。在我国率先完成了语音增强技术,语音识别和理解,语音合成和自然语言生成等研究,提出的“模-数-模”保密机体制属原创性成果。袁教授还建立了国内最早的计算机三维物体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系统。九十年代,他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负责人,提出了智能视听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模型——“圆”模型,以及视听信息互相转换和相互融合的新概念,完成了声、像、图、文综合处理的智能视听信息处理系统。同时提出了第四代人机交互的概念,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示范系统,推动了人机交互领域的进展。
 
袁保宗教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经铁道部批准,创建成立了北方交通大学第一个科学研究所------信息科学研究所。这也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以信息科学命名的研究所。
 
袁保宗教授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工作。他是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的首批研究生导师,并被推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我国及我校学位点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也是我国信号处理学会的发起人和创建人之一,他提议并承办的国际信号处理会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六十年来他在教学和研究第一线不断耕耘,在培养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科技进步奖,他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铁道部“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詹天佑铁道科技大奖”等多项称号,他也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在袁教授学术生涯中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参与国家科技与学术界的活动,曾担任了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的工作,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各种评审组活动,还被聘为科技部基础科学研究重点项目(973)信息领域咨询组成员。他参加了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和国际IEEE,IEE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承担了常务理事、理事、学术委员会和分会主席等职务,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组织活动。

文字:计算机学院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