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2011年8月28日晚,两岸历史上首场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大学生合唱团联合演出——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演唱会在我校举行,两岸大学生携手同唱抗战歌曲,用歌声宣传抗战精神,用深情增进两岸青年友谊。
本次活动由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台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会、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由北京交通大学港澳台办、团委联合承办,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合唱团、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联合演出。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曹居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刘宪荣、市台联秘书长高双进,台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陈义扬,中国合唱协会秘书长智颖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我校党委副书记高艳、副校长陈峰等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和北京高校1000余名大学生一同观看演出。
陈峰副校长在欢迎词中指出,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两岸青年在彩排、演出中互相配合、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切实促进了两岸青年的交流,增进了两岸青年的友谊。
台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陈义扬先生以一位交通大学老校友的身份鼓励两岸青年积极沟通,并对活动的后续影响及继续发扬寄予厚望,希望以联合演出的形式鼓励两岸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Rv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Rv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Rv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演出伊始,首先上场的是由来自新竹交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等10余所台湾高校学生组成的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他们以一首慷慨激昂的《抗敌歌》拉开了本次演唱会的序幕,也勾起了两岸青年对抗战历史的共同回忆。随后,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相继献上了轻快活泼的《杜鹃花》,颇具艺术气息江南风韵的《烟雨漫江南》和《夜夜梦江南》。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体现了浓郁的台湾风情,使听众陶醉其中。最后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激情演绎了抗日经典歌曲《旗正飘飘》,再现了抗战时期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
紧接其后演出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合唱团。《毕业歌》唱出了风华正茂的青年年轻的激情与爱国的热情,《大刀进行曲》和《游击队歌》则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快流畅的旋律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激起满腔豪情。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曾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在今晚的演唱会中,交大学生合唱团的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当代青年浓厚的爱国激情。他们倾情演绎的《在太行山上》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结合,展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精神;《松花江上》则以反复咏唱的方式烘托出荡气回肠的感情高潮;最后以一首轻快抒情的《南泥湾》结束演唱。
来自台湾的音乐人张穆庭也在本场演唱会中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两首抗日歌曲,即《1973南京大屠杀纪念单曲》、以关注“慰安妇”为题材的《殇》,歌曲浸润了浓重人文情怀,令观众感慨沉思。
最后,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合唱团、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三团联袂出演的大合唱将演唱会推上了最高潮。大合唱的曲目是选自《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谣》、《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交通大学历来重视青年学生与台湾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2009年,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先后在台湾台北市中山堂、新竹交通大学、台中中兴大学举行慈善义演,义演门票所得捐予台湾“莫拉克”台风赈灾重建。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也在学校举办了“敲响五千年音乐文明”的古乐专场演出。每年,学校还举办台湾文化节、两岸大学生研习营暨青年论坛,并积极参加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参访活动,以多种形式推进两岸青年互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