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09〕241号)精神,在2009年5月,由宁滨校长牵头申报的我校“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09年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评审工作的申报、答辩、评审、终评等多个环节的考评,近期被正式批准为2009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我校对接国家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重大需求,秉承办学传统,结合全校6个轨道交通特色专业,而设立的一个拔尖复合型工程人才实验区。试点班从电信、电气、土建、机电等学院选拔了26名优秀学生组成。试验班的培养方案着眼于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追踪轨道交通前沿理论和技术,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和资源优势,实施导师全程指导、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工科背景、掌握轨道交通某一关键领域技术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本理论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试验区自实施申报工作以来,不断优化和完善试验区的建设方案,为切实保障试验区的运行质量和效果,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组、主干课程建设组、培养模式研究组和管理运行机制与评价组等各子项目组的负责人及成员,明晰了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分工,大力推进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力度和水平,力求实效,努力把“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打造成为凸显富有我校办学特色的拔尖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将以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成功申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工作,通过对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等的相关研究和试点,参考CDIO工程教育模式,不断深入探索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急需的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