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祖国母亲六十华诞之际,由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亲笔题写书名、高赞鼎、高士其、高学民《三代高吟》诗集首发式于2009年10月24日下午3时在我校思源楼61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高沁翔主持。
参加首发式的有我校党委副书记高福廷,《三代高吟》序言作者、著名军旅作家、《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十五的月亮》的作者石祥先生,宋代著名书法米芾27世传人、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米南阳先生,毛泽东秘书胡乔木之子、著名社会学家、书画家胡石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郑光信、《三代高吟》作者之一、我校77级大学生与共和国同龄的高学民等。
高福廷副书记首先代表北京交通大学热情欢迎各位嘉宾莅会。他说自己在学生时代就读高士其的书,高士其先生是几代年轻人敬仰的科普作家。北京交通大学作有113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进入“211” 和具有“985”重点项目平台的国家重点院校,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次《三代高吟》的出版和发行正是发扬了交大优秀人文传统。他希望嘉宾们能经常来交大举办讲座,为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而共同努力。
而后石祥先生、米南阳先生、胡石英先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高学民介绍了《三代高吟》的作者背景和成书经过。
《三代高吟》是晚清举人高赞鼎、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和新中国同龄人高学民高家三代诗人的百年诗词联唱,由高赞鼎诗集——爱国诗翁的人生吟唱、高士其诗集——中国科普文学拓荒人的心灵放歌、高学民诗集——在五星红旗下成长歌唱等三部诗集珠联璧合而成,从一个侧面映射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史沉浮、风云变幻和沧桑巨变,表达了祖孙三代诗人坚贞的民族情操、浓烈的爱国情愫、广阔的人生情怀、深厚的诗词情缘。
高赞鼎先生自幼继承家学,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拜著名文学家何振岱为师,作诗秉承老杜遗风,关心国家,关心民生。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学成归国,开办了福州第一个律师事务所,服务乡里。学贯中西,报效国家成为他一生的不懈追求。晚清末年他赴京赶考中举后,入外务部工作,赴墨西哥大使馆任一等秘书,民国时任国会候补议员。抗战时期,感世伤势,挥笔赋诗,痛骂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主义。这种正直不阿的性格给其子高士其深刻的影响。
高士其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从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细菌学,学成回国。在李公朴、艾思奇影响下,1937年奔赴延安,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河畔他写下了满怀激情写下革命诗篇《不能走路的人的呐喊》:“哦,我是一个不能走路的人,不能走路也来到延安,也要在路旁助威呐喊:赶走日本强盗,还我中华河山!”以后无论是在艰难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是在为人民、为党的事业歌唱呐喊。他从一个怀着“科学救国”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党的科普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本书编著者高学民自少年时代即开始学诗,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编辑了《三代高吟》。他于1969年5月奔赴云南边疆务农,1977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1982年到北京地铁公司从事技术工作,1995年在北方交通大学从事《铁路高等教育》期刊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和校史研究等工作。
高学民与诗结缘近50年,不论是在人生旅途平坦时刻,还是遭遇坎坷之际,始终没有忘记与诗歌的相约。在伟大的祖国母亲成立60华诞之际,他精心创作了《中华文明长乐赋120韵》,在这篇长达1200字的诗歌中,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伟大、光荣的民族史诗,浓缩着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高赞鼎、高士其、高学民三代人的诗词情缘再次证明中华民族优秀的诗歌传统永远是我们民族不竭的灵魂,同时,诗集的出版也为我校校园文化系列丛书增添了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