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60年的风风雨雨在神州大地上镌刻出共和国的年轮,也描绘出北京交通大学工会的成长足迹。10月22日上午10:00,纪念北京交通大学工会建会六十周年座谈会在红果园多功能厅里举办,历届校工会的老领导、老同志,现任校、院工会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据交大校志记载,1948年10月,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派李儒章同志到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劳动工人联盟。1949年学校派蔡善昌同志参加了北京市教职员联合会筹备会,并开始筹建学校工会组织。1949年10月22日,中国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蔡善昌任工会主席,这标志着北京交通大学工会的建立。当时《新民日报》发表特别消息称“交大京院工会成立是京市教育界创举”。1985年4月,我校教代会制度建立,双代会从此正式成为我校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建设的重要舞台。
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高福廷在致辞中回忆了北京交通大学工会创立、发展的辉煌历史,认为这与铁路工人运动有密切联系。铁路工人反抗压迫、维护权益的运动催生了铁路工会,对北京铁道管理学院较早成立工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指出,伴随着60年来共和国的前进和交大的发展,北京交通大学工会组织不断壮大和完善。教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工会队伍庞大;教代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优化了工会的结构,使其更好地代表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工会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从以前单纯为教职工谋福利、解困难进而发展为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在增强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交大工会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二十多个集体、上百个个人曾获得全国各种奖励和荣誉。他表示,交大工会能在60年里取得显著成绩,源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工会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坚持重大问题上教代会讨论,源于始终把工会作为职工教育的“大学校”、作为关心教职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工之家”。他强调交大工会要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优良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张青山出席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新中国成立60年中,改革开放30年是发展的黄金时段,同时也对作“桥梁纽带”的工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可谓任重道远。工会的使命是三个“成为”,即成为教育、引导职工的“大学校”,成为展示职工风采的平台,寓教于乐、寓政于乐,成为职工困难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和第一督促解决人。
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原副主席孙忠玲回忆并高度肯定了交大工会在铁路工会中的贡献。
在座的各位工会老领导们也纷纷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表达了他们对工会工作的深厚感情和无限热爱,座谈会气氛热烈又温馨感人。
鲁永瑞老主席谈起自己87年入校至今交大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方面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颇有感触,认为现今工会工作格外重要,提出工会应更加关心青年教职工,应吸收有威望的老专家、教授加入工会领导班子,使工会更具凝聚力。石峻晨老主席提起当年轰轰烈烈组织文体活动、“建家”的往事,仍有点激动,他风趣地自封“调解委员会主席”。吴绍忠老主席回想89年北京政治风波时工会想方设法缓和矛盾,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感言工会工作者要在党政的统一领导下,摆正位置、找准角度,为职工办实事,不为自己谋私利。张星平老主席强调,工会的主旨是“为民”。吴子成老主席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实践得出结论,不把教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工会就无法生存。苏挺进原副主席在工会工作长达26年,亲身经历了工会各种活动和一次次的“送老迎新”,他坦言自己对工会工作“有感情”。周兴友原主席发表意见,认为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利益分配复杂化,如今工会工作的难度加大,更具挑战性。寄言新一代工会同志们“任重道远”,更加努力。张国华、韩满怀、赵志熙、刘铭心等老领导们也纷纷对学校工会的未来表示祝福,也对这欢聚一堂的机会表示赞同和感谢。
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在真诚的交流和愉悦的笑声中接近了尾声,集体合影将这一刻永久的定格。今天,2009年10月22日,交大工会60岁了。
老前辈、老同志们用一生诠释了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着使命和信念踩出最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那正是共和国交响曲中最朴素的旋律。如今接力棒上的红丝带迎风飞扬。年轻、坚毅的脸庞让我们信心十足,北京交大工会将与共和国一起继续勃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