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08-07-11

【心系灾区】土建学院姚谦峰教授课题组三赴灾区支援建设

发布时间:2008-07-11 16:53:00

1286073204493750001.jpgcVJ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0873至8日,土建学院姚谦峰教授课题组本着为灾区人民倾力奉献、为灾后重建竭尽所能的初衷,对深受5·12大地震影响的四川灾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全面考察。
 
       此番西行已是姚谦峰教授课题组第三次深入灾区。姚谦峰教授作为国家工程结构隔震、减震与控制专家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减灾分会理事,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应地震局邀请作为专家在震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调研;其后,课题组熊耀清博士作为志愿者也曾于5月16日至21日赴都江堰灾区开展震后城市及乡村房屋震害调查评估。两次考察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a1a144f7c98d7efaa583d8fb60b378cc.jpg
 
 
       在本次考察过程中,姚谦峰教授课题组一行七人,成员包括熊耀清、夏雷、郭猛、赵媛媛、顾赫巍、汤丁,在成都铁路局土地与房地产管理处的大力协助下,相继对江油、北川、汉旺、都江堰等6个重灾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重点考察评估了4个受灾点的各类建筑,总行程约2400公里。7月4日在江油,姚教授一行通过对江油火车站客运站及货运站的实地检测评估,对其建筑物的破坏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为成都局提出了重点方案的初步建议。7月5日,姚谦峰教授率课题组人员亲赴受灾重地北川进行考察,并着重对颇具影响力的北川中学做了对比性评估。途中姚教授一行应邀对绵阳市商业银行办公大楼进行了鉴定评估,通过对该13层综合楼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提出了加固建议,并带回相关数据,近期将进行详细计算分析,提出加固方案。7月6日在已损毁的汉旺车站,姚教授一行沿途考察了多座建筑物的破坏状态并给予了震害分析与评估,同时还与汉旺车站负责人就车站重建问题交换了意见。7月7日,姚教授考察了都江堰玉带桥路两侧的民用建筑的破坏情况,并通过对比,分析了造成建筑损害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其进行了震害评估。
 
 
19879ec695dec8e08e0d0d4f59bef2d1.jpg
 
       与此同时,在考察期间,姚谦峰教授课题组分别于7月3日、7日及8日在当地相关部门协助下,先后与成都局土地与房地产管理处、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南铁路房建公司、重庆铁路房建公司、绵阳市商业银行等单位召开了6次座谈会,姚谦峰教授为他们系统介绍了课题组潜心研究20年、可用于灾后重建的两项重大科技成果:密肋壁板新型结构成套技术及工程结构隔震成套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震区的建筑废弃物以较快的速度协助灾后重建,并作为耗能减震墙可用于灾后加固;工程结构隔震成套技术可以完全做到超越烈度大震不倒,适用于受损较重的中小站场、信号塔及重要民用建筑。经过几天与成都铁路局、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座谈,各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两项技术成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是雪中送炭,并期望与我校合作,共同将两项技术推广应用,共同为灾区重建贡献力量。
 
       考察途中,姚教授顶着高温烈日,不顾身体劳累。在重灾区汉旺的调研过程中,为获取第一手的震区资料跋山涉水,进行数据采集;在北川中学,姚教授亲自步入校区进行结构形式对比;在北川县城,姚教授仔细研究了山体滑坡对北川县城的影响状况,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进入限行区采集资料,他的事迹被成都电视台进行了长达7分钟的报道。姚教授的一句“地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建筑不抗震!”让课题组每一位同志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抗震研究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工程师的责任,为灾区及祖国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史宜民cVJ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佚名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