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本报率先报道的“怪病女孩”大学毕业———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本报讯 “我要感谢老师、父母和一直以来关心我的人们,没有你们,我就不会走到今天!”昨天上午,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杨晓霞微笑着用只剩3个手指的左手,接过了学校领导给她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当天,她还参加了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这个10年前患“怪病”而牵动百万北京人心的女孩,即将迎来人生新的旅程。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杨晓霞是山东省临邑人,1994年夏天,她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可只上了6天学,就不得不因一种奇怪的肌体感染溃烂症而辍学诊治。她的父亲杨占军带着女儿来到北京,住进了北京军区总医院。1995年1月15日,本报率先报道了杨晓霞来京治怪病的情况,随后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相继做了报道,在北京乃至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她治病捐款。6个月内,捐款高达87万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社会对个人捐助。后来她治病花去了42万元,还剩45万元。1997年,杨晓霞把这笔款全部转赠给了宋庆龄基金会。据悉,今年7月份宋庆龄基金会将正式启用这笔基金,对在儿科疑难病症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进行奖励。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01年,杨晓霞参加高考后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学习。在校期间获得多项荣誉。目前,杨晓霞已经初步和北京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达成去做会计的工作意向,起薪为1000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公益单位工作,回报社会。”杨晓霞告诉记者。TA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