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师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师者

时间:2022-05-15 来源: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

【感动交大·候选团队】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教学育人成绩斐然,优秀科普服务社会

辉煌的历史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是保障我校物理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团队,是我校理学平台的重要支撑。负责全校理工科30个专业,约3000本科生的基础物理教学任务。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一直是国内领域中的引领者。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等辉煌成绩。获评首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荣誉。科普工作获国家9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发展的艰辛:课程思政建设

保持好的成绩并不容易,最近5年来随着一批富有经验的享誉业内的老教师退休,团队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老教师离开一线教学,不可避免的带来整体教学经验的下降。新入职的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和对教改的兴趣不高。团队发展非常困难,不进则退。这个时期在学院领导的关注下组织成立以青年教师为主力的课程建设队伍,聘请退休的名师作为顾问团队。抓好课堂教学,开拓有特色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鼓励老师深入挖掘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反复推敲、精炼思政元素。用物理学实证的科学精神和物理学史上科学家投身科研的故事充实课程内容,在完成课程建设的同时,召唤了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和提升了教学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课程组获得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

发展的艰辛:和学生一起成长

青年教师具有广阔的视野,能提出新颖的教学思路。引进国外课程管理的先进经验,牛英利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物理建模、虚拟仿真建设,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理论和数值方法分析各领域的科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向自己的人生目标稳步迈进。为了能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基于Moodle技术的“物理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平台集资源管理、团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改探索多种功能于一体,收录文章、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1000余个,实现课题组研讨、共同博客写作、知识管理、会议记录、在线发布和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发布虚拟仿真作品等功能。2019年开始孵化了“热力学与气体动理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项目评级。尤其在疫情期间,为校内学生和校外2000余用户提供了虚拟仿真实验服务。坚持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通过“教育精准云孵化”方式,孵化了“波动光学、力学与相对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教学项目,以及一批优秀大创与物理竞赛成果。获得全国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类)一等奖(2021年)和二等奖(2020年),以及2020年校级教学贡献一等奖与二等奖。在针对个人和团队的“教育精准云孵化”方式下,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进一步孵化驱动新的项目,“长”出自己的“知识生态网络”,形成“学-研-产”正反馈。例如理学院2019级程轩泽团队,先后孵化出《波动光学虚拟仿真实验》(已上线,获得全国大学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量子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已完成),不仅带领更多同学加入研究型学习,其产出成果以广泛应用于大物课堂,其研究方法和软件成果使学生们广泛受益。理学院2018级的陈立章团队建设了《Astrojax双球摆非线性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获得全国大学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从硬件、软件系统的搭建、事无巨细地维护、到教学理论的研讨、方案的具体实施,从与学生广泛深入的谈心交流,到不舍昼夜地攻克难关,从教师的单向输出,到学生的多重反馈,我们希望教师与学生这一对儿教育事业的主客体能够成为一种“同盟者”的关系,建立最为广泛的共同利益,为具有科学与人文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贡献最大的力量。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逐渐形成中青年的教学主力,包括校级教学促进师3名。北京市青年名师1名,确保了全校大学物理课程的高质量完成,特别是疫情期间凭借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力保障了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不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回应了物理课程团队躺着功劳簿上的评价,取得系列的教学成果,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优质课程、北京市优质教材、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交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荣誉。

播下一颗科学“种子”

教学团队在完成校内教学和教改任务的基础上,响应国家提出的高校服务社会的号召,成立科普团队,为社会提供科普和科教活动,特别是助推扶贫攻坚战直播科普课走进乡村——在乡村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种子”。2019年11月26日,山西省汾阳南垣村寨小学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陈征老师在给乡村的孩子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用头发摩擦后的气球,可以隔空托起撕成“水母状”的塑料绳;一根摩擦后的水管,可以隔空操控空易拉罐……演示各种力学小实验,让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声。这堂科学课,除了三到六年级的12名孩子,教室里还挤进了6位学校老师,用老师们的话说,“孩子们跟科学家学知识,我们跟科学家学习如何教孩子学知识”。受中国科技馆邀请,陈征老师奔赴山西吕梁的临县,岚县等地,为当地中小学生作了精彩的科学课。吕梁山区地少人多,山高土瘠,沟壑纵横,自然禀赋差,发展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南垣村寨小学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科学往往还是课本上的概念,除此以外,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样捉襟见肘。为了呈现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陈征老师都动了一番脑筋,他特意找来孩子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降低参与实验的门槛,气球、水管、易拉罐、塑料绳……不起眼的小东西,都变成了生动的教具,电视屏幕上的课件,也配有一张张卡通插图。为了通俗地解释压力和压强,陈征拿出两个粗细不同的针管推水装置,让孩子们选出了班上力气最大和力气最小的两位同学进行比赛。力气大的男孩子用两只手,全力都推不动粗针管里的水,而力气最小的女孩却手握细针管轻松赢得了比赛。在山西汾阳上课时,他请一个小女孩上台,孩子眼里边冒出来的光和北京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异——孩子的求知欲是本能,灵气无法被遏制,陈征老师事后深有感触地说,科学普及是科学教育的“敲门砖”,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需要呵护,希望他们把对科学的兴趣“种子”保存好,将来生根发芽。

新的征程

薪火相传,老一代国内知名的教育家佘守宪、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玉凤教授创办下的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曾经是代表国内的最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接过前辈教育家们的嘱托和精神,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开拓创新,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推动新教学模式的发展,用博爱的胸怀送知识和希望回馈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