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何名欤?曰奋斗!”回首北京交大125年办学史,一位交大先辈的传奇人生和奋斗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激励一代代交大人爱国奉献、矢志奋斗的精神路标。
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是开创工程教育先河的教育家,更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就是北京交通大学老校长、91岁实现入党夙愿的“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协办的“建党百年·高校寻根”高校红色教育影像巡礼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启动。
“建党百年·高校寻根”高校红色教育影像巡礼活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生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
在启动仪式上,播放了北京交通大学选送的红色影像作品《桥梁·栋梁·脊梁》。
学校整理大量茅以升先生珍贵的历史影像,以“奋斗之桥”“爱国之桥”“教育之桥”三个篇章,展现茅以升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这是茅以升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中的一段文字,对于桥的追寻,贯穿了茅以升的一生。
奋斗之桥
茅以升自幼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关于“桥梁”的种子。因家乡文德桥垮塌导致多人伤亡,“长大了一定要造座结实的大桥”,这句少年时立下的誓言成为茅以升一生的座右铭,升入中学后的茅以升以詹天佑为楷模,立志要出洋留学深造,掌握尖端技术,为国家建造新型大桥。
大学期间,茅以升学习极为勤奋,仅他整理的笔记就多达200余本,近千万字,这些笔记摞起来超过一人多高,青年茅以升以优异成绩被保送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17年,茅以升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桥梁专业,获硕士学位;此后,又获卡耐基-梅隆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爱国之桥
1933年3月,茅以升开始主持钱塘江大桥。为了建桥,他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飞机”,茅以升带领团队废寝忘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仅用三年时间,建成全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最终打破了国外专家的断言,成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为中国现代桥梁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然而,大桥刚刚通车89天,日本侵略者的铁骑便已直逼城下,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茅以升不得不将自己倾注心力修建的大桥亲手炸掉,并悲愤地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的爱国誓言。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受命组织修复大桥,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如今这座大桥仍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造福百姓。
这一历经14年的建桥、炸桥、复建的历史,凝结了茅以升把一切奉献给祖国的拳拳报国之心,成为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爱国为国的真实写照,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教育之桥
1920年后的约30余年间,茅以升曾先后担任了多所高校教授兼校长职务,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凭借丰富的求学经历以及数十年工程实践和教育实践,茅以升在工程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便是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北京交通大学“知行”校训正是茅以升先生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知行二字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早在1962年,他就提出自己的入党要求,但当时组织认为茅以升留在党外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茅以升牢记使命,一直帮助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共同建设新中国。
1985 年,茅以升再次诚挚地表达了自己心愿:“我已年逾九十,能为党工作之日日短,而要求入党之殷切期望与日俱增。” “怎样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就应当怎样做,这是大局,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是我终生志愿。” 1987年10月12日,91岁的茅以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老校长,茅以升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交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交大而言,“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茅以升精神,已成为一份宝贵的红色基因,在代代交大人血脉中传承赓续。激励着一代代交大学子“读书不忘忧国”,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学校新生观看历史记录片《架桥人》多年来是交大入学教育的一部分,2014年3月,由北京交通大学原创的大型话剧《茅以升》开始公演,该剧是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如今每年定期演出,并到全国中心城市进行多次巡演。这种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已成为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让广大师生和观众可以更深刻了解、传承茅以升精神。
此外,学校从2004年开始首次成立的“茅以升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为理念,十余年间,已培养出一大批科研和创新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这是茅以升曾写下的一段话。
如今,有着125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将弘扬茅以升精神,秉承“知行”校训,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为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我们以奋斗为桥,秉承“知行”校训,肩负中华复兴之使命,为祖国繁荣奉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