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师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师者

时间:2021-08-06 来源:研工部 作者:

【导学故事】薛林平: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拥有健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导师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引路人,同样也是我们生活中倾诉烦恼与分享喜悦的朋友,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学业等方方面面的难题。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所幸在交大,他们都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导师,下面一起来看看2018级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赵鑫瑀与导师薛林平副教授及团队之间感人又温馨的小故事吧。

读书、旅行、思考这三个词一直是薛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用以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老师希望我们,能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能在快乐中拥有健康。

读书篇 

工作室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是我们所有人都尊敬的学者,也是我们最亲切的朋友。一整墙的书,放满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著作;6个柜子的陈列,放置的是工作室所有人的知识积淀。比图书馆还齐全的是工作室的书柜;比教学楼更凉爽的,是开了空调的406;比任何人都贴心的,是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水果和创造的美好条件。严格与温柔并存,严谨和佛系并重,就是薛老师本人。在工作室,我们定期开展学习沙龙活动,不同年级的同学结合自己的课题讲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有时老师也邀请外面的嘉宾为我们进行讲座,每次的交流都受益匪浅。


工作室开展学习沙龙

读书的生活,当然不仅仅包括学习和项目,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薛老师着重关注的部分。他不许我们熬夜,不许我们乱吃零食,鼓励我们多打羽毛球。跟老师一起参加的“师生情”羽毛球比赛,老师在赛场上对我们的包容,无处不体现着师生情谊。

“师生情”羽毛球赛

旅行篇

学习不仅要读万卷书,还需要行万里路。对于学习建筑历史的同学来说,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出差好像成为了我们另外一种旅行的方式,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或者村庄,感受当地的建筑魅力和朴实的民俗民风。薛老师十分支持我们的调研工作,而且鼓励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多去临近村落走走,见识见识。

薛老师在调研

团队成员在调研

调研同时也是锻炼技能的好机会,从调研小白,到独当一面,是工作室的团队前辈,让我们学会了航空摄影,测绘方法,和访谈技巧。在不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得到了信息和反馈,在不一样的旅行当中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 

航空摄影工作照

思考篇

思考不仅仅是学术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生的主题。在我们的学术研究过程当中,薛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学会思考,深入思考。老师常说,调研之前、写论文之前要先问自己一百个问题,看到奇特的现象要多学多问。在生活中依旧是这样,对所有事情都保持一颗好奇心,生活的乐趣将会多很多。

出版书籍(部分)

在交大的八年生活中,从初上薛老师的课对建筑遗产保护产生兴趣,开始明白学习不止读书;到读研的时候,跟老师学习调研乐趣,也体会到了旅行不止游玩;最后在学术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保持一颗谦虚之心和好奇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活需要思考这一真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