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起,北京交通大学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承担帮扶工作七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谋划,明确扶贫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先后派出6名干部赴内蒙古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扶贫路上做出了巨大深远的贡献。他们就是以高健、周俞波、赵兴、侯晓辉、林万梁、徐民等同志(以派出时间为序)为代表的交大扶贫干部团队。
深入田地、根植基层
环境脆弱,资源缺乏。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边陲,农牧区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全旗有140个贫困嘎查村、3万户、8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脚踏实地,奉献自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旗长助理、副旗长等职务,他们埋头苦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他们入村入户、广泛调研、虚心学习、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学干当地事,学做本地人。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百姓生活,参与生产劳动,探索脱贫之策,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和实践者。
严以自律,作风扎实。扶贫干部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政治立场坚定、谦虚谨慎、勤勉实干、清正廉明,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解决贫困家庭实际困难,对帮扶对象思想上关心、技能上培训、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问,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用好平台、做好纽带
积极协调,优势互补。结合科左后旗需求,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在专业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协助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用心为当地办好事、办实事。在扶贫干部的积极协调下,学校先后有多个教授团队投身到扶贫工作中,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科左后旗开展金融风险防控课题研究,就“减肥增效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项目与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对接。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他们克服资金不足、专业不对口等诸多困难,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组织专家培训、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定点支教学校、开展文艺演出、为高考生提供咨询、培育养种植技术、制定乡村规划等方式,探索出了多条高校参与定点扶贫的有效途径。
真抓实干、作风稳健
积极进取,勇挑重担。他们以真抓实干、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勇挑重担。已经结束挂职任务的4名干部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高健同志提出的脱贫新思路相关署名建议被《人民日报》刊发;赵兴同志在科左后旗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第一书记代表进行典型发言,被作为“雷锋传人”宣传报道,获评“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周俞波、侯晓辉同志扶贫工作得到旗委、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群策群力,成绩显著。甘旗卡镇新胜屯村清理排干河道13000延长米,获赠2000本图书和部分运动器械,实现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乌旦塔拉五角枫公园被列入“通辽市十大郊野公园”;科左后旗完成了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规划编制,204亩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晋升为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自治区东部盟市十三个重点工业集中区之一;科左后旗投资招商指南和旅游资源推介资料通过《北京交通大学校友通讯》寄送至近万名校友手中;2所中学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招生项目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支持;《蔬菜等食品原材料供货协议》、《劳务输出意向书》、三年采购总额不低于600万元的《米、面、油、肉等农副产品采供协议》、185万的定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协议等多个协议成功签订。
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科左后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左后旗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3065户34261人降至1375户3976人,贫困发生率由11%降至1.23%,累计减贫11690户30285人,2019年4月18日科左后旗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目前我校与科左后旗在建设实践实训基地、高铁经济发展智库、农产品进校园、人力资源培训和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帮扶意向。在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长效机制正在落地,帮扶工作持续发展,脱贫摘帽后的结对帮扶工作也在逐步探索。
承诺是看得见的天,贫困是凿得开的山。交大扶贫干部,一直在路上。
(组织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