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要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长期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要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脑入心,需要教师在尊重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互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应该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增强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对一些重大时政要闻和社会现象在课堂进行及时评点和回应,并且尽可能与所讲授章节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这样就使课堂不至于成为教师单方面的空洞说教,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该课程的时代感和鲜活性。对于一些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回答而不是回避,要引导而不是误导,直面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唯有如此,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更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也才能使其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保持一种包容的态度,从而激发其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正如一位2010级法学院的学生在给我的邮件中写道:“沈老师,跟您上了一学期课,感触良多。至少我现在可以比较客观的看待一些事情,而不是一味偏激和抱怨了。”
第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仅承担教书的任务,而且还承担育人铸魂的义务。从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来看,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抱着一种与生俱来、不以为然的态度,而对中国道路前进过程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就业难、买房难、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却感同身受,深陷其中。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习惯于动辄以“人家西方如何如何”的口吻来予以鞭挞。如何拨开当代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迷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结合自己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好自身和家人、同学、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这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有时也许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次不经意的提醒,却可能对学生一辈子产生重要影响。一位来自西安的学生在一封长达1000多字的电邮中给我写道:“我一直觉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在听了您的课程之后,我才明白,我们现在之所以可以有这样的生活,确实离不开党的领导,朴实的言语中透露着对教师的一份信任和感激。
第三,教与学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应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当代大学生并非成长于封闭环境下的“象牙塔”之中,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思想非常活跃的特殊群体,其接受新信息的能力、速度和渠道在很多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无法企及的。对于一些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实敏感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方面言传身教,而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各大高校大力推进的慕课或者翻转课堂建设,目的就在于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甚至让学生反客为主,在相当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去年下半年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我适时组织了一次以“APEC与中国”为主题的翻转课堂活动,效果很好,不仅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极佳机会。用一种同辈人的切身体会来进行自我教育,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这也成为制约其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决不能成为思政课老师不搞科研或者放弃科研的一种借口。这是因为一方面“有为才能有位”,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教师很难在学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谋得一席之地,这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必须要以一定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历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等内容,如果没有学理或者学术研究的支撑而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我们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应有充分的自信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