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为铁路部门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当前,铁路部门的基础设施、产品设计、服务内容等领域对老年乘客在多样性和高质量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提升空间。建议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的铁路出行需求,及时制定铁路适老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完善铁路服务规范与标准,推出老年人铁路出行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我国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铁路适老化出行环境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且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相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力争“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养老、社会保障、文化休闲等本地生活服务及品质得以保障和提升,但老龄人口的铁路出行,尤其是中远途的旅行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老年人铁路出行的动机主要是探亲访友、健康疗养、旅游等。出行的实施、旅途中的体验均能很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反映国家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也体现着国家民生福利的水平。然而,发展基础薄弱叠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长期、巨大的运力需求,我国铁路部门长期以来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工作在于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持续优化路网规划布局,对于特定人群的全面服务和质量提升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当下老年人铁路出行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硬件忽视导致出行不便。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旅行往往携带行李物品较多,但体力和精力却不充沛,往往需要铁路基础设施的额外设计与设置。但当前老年人中远途出行时,往往遇到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难题,体现在进出车站路程较长、扶梯等无障碍设施不全或不开放、标识标牌系统不清晰或老年人不易识别等方面,极大地削弱了老年人中远途铁路出行的意愿。
产品忽视导致满意度不佳。老年人有闲,有条件高频次出行;但不少老年人预算不充裕,希望价格有所优惠,这就需要铁路产品设计时重视老年人需求。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老年人铁路出行有优惠票价。欧洲铁路对年满60周岁的旅客提供标准欧铁成年人价格10%的折扣;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针对老年人的特别优惠套餐为每月79欧元,不限出行次数;比利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持有老年人通卡可以享受优惠;美国Amtrak铁路公司为老年人提供至少10%的优惠折扣。我国当前铁路票务种类、票价设计、车厢供给种类等方面老年人体验满意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服务精细化不足导致心理困扰。我国铁路部门针对老年人提供了老年人候车室、购票爱心窗口、优先选下铺、尽量安排同行家人座位相近等暖心措施。然而很多老年人铁路出行时依然感到精细化服务和人文关怀有待提升,出现担心占用子女过多时间而尽量压缩出行,担心坐错车坐过站导致乘车时焦虑,上下车客流量大导致慌张,找不到问询人员时导致无助等多种心理场景。
对策与建议
顺应趋势,深度调研老年人铁路出行需求。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到2035年,我国将有4亿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个庞大的人群出行对铁路部门是挑战,也是机遇。应积极评价老年人出行对铁路发展带来的机遇,深度挖掘老年人铁路出行的各方面需求,努力改造和提升铁路各项产品和服务,建设和运营老年人满意、人民满意的铁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谋篇布局,尽快制定铁路适老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在判断老龄化社会所带来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世代进入老龄化阶段后的需求特征、消费模式都有很大不同。建议有关部门联合组建协调委员会,委托研究机构研究铁路适老化改造与提升问题。应重点分析不同世代进入老龄阶段的时间点和出行偏好,深刻理解当下老年人“行得了”的需求到未来老年人“行得好”的需求转变,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高速铁路适老化服务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
细节发力,积极完善铁路设施及服务规范与标准。借鉴其他国家铁路部门对老年人服务的内容,比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养老产业等服务老年人的规范和标准,对铁路设施建设与旅客服务的系列标准和规范全面开展适老化条款的补充、完善和细化。考虑设置老年人车厢,乘车中提供适合老年人口味的低油低糖套餐,车站增加更多中文标识,出站口设置城市交通咨询台等设施和服务等。
示范突破,推出老年人铁路出行系列优惠政策。在不对现有运能和运量造成冲击的前提下,优先研究推出老年人优惠票价的制度。借鉴国外铁路和国内城市交通的先进经验,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出套票、通票、折扣票、免票等老年人铁路出行优惠政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全方面预算需求。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