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3-07-06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佚名

工人日报:就业服务不掉线,更要热心贴心

新闻:据媒体报道,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考”,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正千方百计拓展渠道,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冲刺毕业季,开启就业加速跑。

点评:尽管就业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业工作仍与学生和社会的期待有一定距离。究其原因,有的高校就业对实效关注不足,忽略毕业生的感受,更看重“漂亮”的统计数据。其次,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照本宣科,存在教条主义,离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很大一段距离。

要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高校还需要以更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既要转变观念,更要切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学生是就业主体,学校就业战线的工作人员既是前哨站,也是后勤员。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倒逼就业服务工作转向多元,多年来熟悉的思路需要及时应变、调整,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让就业服务实现从普适型服务到精细化服务的转型升级,做实做细就业工作,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就业工作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高质量的就业需求。

在这方面,一些高校探索出不少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如北京交通大学按照“一生一策”“一人一档”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建立重点群体电子台账,就业情况动态更新,及时提供有效帮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直播带岗专场招聘,累计为学生提供岗位信息3660个,参与学生超过1900人次。事实证明,就业服务不仅要时刻在线,更要热心贴心、细致精准,唯有如此,毕业生能得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就业获得感就越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