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3-02-23 来源: 作者:赵伊纯 王缘 罗俊峰 潘倩 张燕

中国交通报头条:交通释放活力升腾城乡烟火气

宁波地铁东鼓道站客流增加显著。 潘慧敏 摄

免费乘车激发消费热情、关注偏远海岛实现居民游客双满意、畅通城乡物流撬动农村消费动能……新的一年,交通运输行业瞄准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紧抓群众需求,力争在奋进的春天为稳定信心、恢复经济释放交通活力。

绿色出行 助力消费

近日,浙江宁波地铁推出了“绿色出行,助力消费”免费乘车的惠民举措,推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经济发展活力,为宁波市促消费稳增长助力赋能。该举措从2月13日至6月30日,每天20时后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实行,宁波地铁1—5号线全线网免费乘车,免费时段无需购票、刷卡或扫码。消息一经公布,迅速挤入社交媒体话题讨论榜前列,当日话题阅读量超1.2亿。

2月13日20时,宁波地铁鼓楼站入口闸机开启,同一时间,宁波轨道交通全线网所有车站入口均免费进入。刚刚在东鼓道吃过晚餐的王女士一家不用刷卡直接进站,她表示:“知道今天开始晚上8点地铁免费,算好了时间过来的。”东鼓道商圈内某饮品店负责人介绍:“我们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依托地铁出行的年轻人,地铁免费乘坐,给我们人气回升助力,日均营收也在稳定上升,相信客人会越来越多的。”据了解,免费乘车活动开始后,车站将关闭全部售票设备,打开全部进站闸机,同时打开部分出站闸机。20时后进闸的乘客进站安检后可直接通过常开的进、出站闸机享受免费乘车。

对于宁波地铁出台的免票政策,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冯华评价其为一次大胆探索,为一次交通先行、引领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冯华表示,政策的积极效应体现在多方面,便利了20时后乘车的上班族和普通百姓,节约的交通费可以用于改善生活;吸引大量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乘坐地铁,改变出行习惯,促进夜间经济活动;活跃经济,增强生产和消费信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等多业态发展。

事实上,全国各地也多次出台公共交通惠民政策。在福建省福州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持本人“福州市敬老卡”或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免费乘车,外省市老年人同样可享此优惠。今年春节期间,所有福州市民可免费乘坐福州地铁和市本级公交。据福建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统计,今年春节假期中(1月21日—27日),福州市本级、泉州中心城区、南平武夷山公交共免费服务近500万人次,福州地铁共免费服务乘客240余万人次,为群众节省开支超1200万元。近年来,为促进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哈尔滨、青岛、淄博等地陆续实行公交线路末班车延迟举措,更好地服务群众夜间出行。

强化联通“加热”旅游资源

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不仅让本地居民受惠,也吸引了更多游客,为旅游服务保驾护航,带动旅游业增收。浙江省舟山市海岛众多,是著名的千岛之城,其中嵊泗县作为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短板明显。

普陀山机场“海岛快巴”通航项目在今年春节假期前后开设了直升机航班,机票价格单程为399元。“之前坐船要3个多小时,还要饱受海上航行过程中的颠簸,现在不仅出行时间缩短了,还能从直升机上俯瞰嵊泗美景!”乘客何宇杰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往返于嵊泗县与舟山本岛,对出行条件的改善倍感欣喜。

近年来,舟山交通为强化岛际联通,补齐岛际交通短板、丰富岛际交通方式、提升岛际出行体验,全力打造了水运特色工程和多元服务航空特色工程,构建多元融合的特色化、高品质岛际交通网络,推动舟山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洞头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地处瓯江口外,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由302个岛屿组成。近年来,洞头区全力深化海上花园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倾力打造民生路,建设陆岛交通码头4个,公路服务站点13个,完成公交一体化改革实现2元一票制,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从曾经封闭的交通,到如今渔业发展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新转机。陆岛交通码头的建成,水陆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迎来了客人,送出了特色海产品,形成了以紫菜、羊栖菜、生态大黄鱼为核心的“两菜一鱼”产业为主打的渔业产业。洞头区借助公路,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促进实现渔农民转产转业,形成东岙村等15个民宿村集群,民宿村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城乡收入均衡度排在浙江省前列。

交通条件的改善实现了本地居民走出去、外地游客走进来,广阔消费市场与本地特色的水运渔业旅游资源得以互联,增强旅游消费多样性、激发消费活力、盘活本地经济的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交旅融合模式。

包裹背后折射市场潜力

截至2月8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100亿件,比去年提前了2天。快递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畅通供需两端,行业再次刷新纪录,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信心加速恢复,消费市场活力逐步复苏的最佳注脚。

上海青浦,中通上海浦西转运中心,各类自动化设备全速运转。“转运中心单日进出港快件总量达500万件,业务量加速提升。”中通快递上海管理中心高级经理刘华伟说。

四川成都,圆通速递成都集运中心,四层自动化分拣设备正在飞速运转,分拣准确率接近99.9%。“高峰期,设备每小时处理快递量19万票,印证市场加速回暖。”圆通速递品牌中心总监蒋泽说。

春节“不打烊”,节后“小高峰”,作为申通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网点的负责人,李丽这段时间忙着往外发核桃、大枣、牛羊肉、沙棘原汁等当地特产。

在“牡丹之乡”山东菏泽,顺丰围绕包装和时效两大痛点制定解决方案,助力当地牡丹产业快速转型。截至目前,顺丰2023年盆栽牡丹寄递收入同比增长31%,仅春节期间牡丹项目寄递就达到了5万票,比去年春节翻了一倍。

鲜花、雪板、轴承,啥啥都能运,快递业连接千城百业,也连通城市乡村。随着近几年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快递进村”覆盖率持续提升。如今,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进出。这每天1亿多件包裹背后折射出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990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7.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快递进村来,特产进城去,乡村焕发活力。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