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3-02-15 来源: 作者:佚名

北京电视台:中国梦365个故事

地铁路网在我们地图上看,好像是一些纵横交织的线段,然而这些线路的规划过程却非常的严谨,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一起来听一位城市轨道规划师讲述地铁路网诞生的故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副所长 杨志刚:“我2003年从北京交大毕业,进入北京规划院做地铁规划工作,到现在20年了。像19号线、17号线,这是我第一次在图上画出来的。

(2021年)12月31号,同时有九段线路要开通,我们整个工作团队把所有的九段线路我们都坐了一遍,很自豪。就是我们笔下的这些线路,都成了现实。”

“如果从换乘角度来说,是不是这个地方设个站也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和R6换乘。”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副所长 杨志刚:“我画的每一笔,可能都意味着几十亿、上百亿,所以这一笔下去,一定要慎重,一定要让它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它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服务更多的人。”

“大爷,我们是做地铁规划设计的,您是附近的居民吗?”

“嗯。”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副所长 杨志刚:“我们收集到了更多的群众呼声以后,我们回来又进行了一个更深入的分析。”

“然后我们分别得丈量一下,从这个车站中心去往附近的一个小区的距离。”

“那我们现在出发。”

“好,终点等你。”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副所长 杨志刚:“我们的网络总体上在四环内呢,还是能做到,步行大概一千米左右,你能找到一个车站。”

“好,差不多10分钟。刚才薛晖是6分钟,6分钟。”

“谢谢你们。我们希望早日通,越早日通越好。”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副所长 杨志刚:“从十八大以来,北京的轨道交通的里程数已经几乎翻番,从四百多公里达到了七百多公里,而且我们的客运量已经达到了全国第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线网规划,也是站在要打造千年之城,要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于全市域的一个辐射带动和联系,那我们轨网在其中,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内部形成了一环四放射这样一个整体通州内部的网络。

我工作的这20年,正是北京轨道交通大发展的20多年,可以说生逢其时,非常幸运。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呢?我是觉得这样一个职业能够为更广大的群众提供服务,是真正能够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价值。大家都还高高兴兴去乘坐(地铁)的时候,(我)当然有非常大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