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来自中国的全球两大轨道交通制造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方案在2015年新年前正式推出。12月30日晚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同时发布合并预案,巨无霸新公司“中国中车”宣告即将诞生。
根据预案,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和H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和H股股票,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予以注销。
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初步拟定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名称:CRRC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简称:CRRC。
本次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股中国北车A股和H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A股和H股股票。
本次合并尚需获得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各自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机构的批准、核准。
新领导层将竞争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9月初传出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力推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如今合并方案出炉,也就3个多月的时间,动作十分之快。
南北车在海外市场恶性竞争被认为是高层力促南北车时隔14年后再度合体的重要原因。
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前五大制造商是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市场占有率合计为50%以上。
此前有消息称,南北车合并由国务委员王勇负责督办,组织制定实施方案。
合并方案出炉后,外界最为关注的恐怕就是人事安排问题。
领导层方面,中国北车董事长为1954年2月出生的崔殿国,执行董事及总裁为1963年12月出生的奚国华。
中国南车董事长、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为1955年出生的郑昌泓,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为1962年出生的刘化龙。
除此之外,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每家企业还各有10多位企业高管,他们将成为新集团领导层的主要来源。按照惯例,一家央企的领导层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合并的正负效应
虽然合并是大势所趋,但是外界依然担心其可能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昌告诉记者:“这么大的整合和改变市场结构的行为,是要经过反垄断调查的。如果合并会引起市场的高度集中,会形成市场的垄断和独占地位。”
不过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看来,合并不会造成垄断:“它们原来都是铁道部下的企业,原来有个机车车辆总公司,但是在那个时候铁道部招标的时候,下边的那些企业都是相互竞争,而且很多时候铁道部的招标价格,都是高于它们的投标价格,铁道部都是想多给它们钱,都把价格给竞争下去了,过去在一个集团都是这样的话,现在两个集团是更竞争了。”
在国内,目前南北车最大的客户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议价能力并不强,在近年的铁路车辆招标中,两者中标的总订单规模也大体相当。
合并预案的公告称,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拟通过本次合并、整合,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
“合并后新公司将着力统一布局海外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率;整合海外销售队伍,制定统一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集中力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统一品牌形象,集中双方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公告说。
据证券时报 新华